|
长篇小说《人生风流》
第二十三章
施光耀是在会场上被带走的。
市政府召开工作会议,各县(市、区)、市各部委办局和直属单位领导200余人坐在会场里,他正在主席台上讲话,讲得热了,起身脱掉上身西服,接过服务员小姐递过来的湿毛巾擦脸,擦完无意间往台下一看,只见会场最后一排、先前无人的座位上坐着3个人,这3人他不认识,心里就“格登”一下,小腹也胀了起来。他讲不下去了,于是宣布休息15分钟,一是要去上厕所,二是要试探一下这3人有什么反映。当他快走到门口时,那3人站了起来,他的心又“格登”一下,真的来了?那3人中一个穿黑皮上衣的人,迎着他走过来,用很轻微但很清楚的声音对他说:“施光耀同志,我们是省纪委的,现决定对你进行组织审查,请跟我们走。”
施光耀一下脸色惨白,他本要说“我在开会”,但说出口的却是“我要小便。”
3人中一个平头的人跟着他进了厕所,另外两人站在门口。施光耀站在小便器旁,尽管小腹胀得厉害,却是一点尿也下不来,起是着急越是下不来。他两眼茫然地看着面前的墙壁,墙上有几个幽默段子,面前的一个曰:“有一个中国城管,跑到美国偷了一家珠宝店。被抓获后审问时,语言不通,法官就对翻译说:‘告诉他,把藏财宝的地方说出来,不然就枪毙他。’中国城管听翻译说后讲出了藏珠宝的地方,叫翻译请求法官饶他一命。翻译对法官说:‘这家伙宁死不交,说你枪毙他好了。’”施光耀看了这则笑话,小便竟泄了出来,但没有听到“哗哗”的声音,低头一看,全尿到了裤子和鞋上。他在众人惊讶的目光注视和“嗡嗡”的谈论声中,被塞进了电梯。淮海和市纪委几名干部在楼下等侯,上次见到施光耀,是在今年春节后第一天上班,施光耀和常务副市长郜大头、市府秘书长等一行人来拜年,那次他虽已不再如往常那样神采飞扬,但依然潇洒轩昂,他已年过半百,又和那么多女人睡觉,却除了前列腺经常发炎外,并没有影响身体健康,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得多,留着长发分头,又很注重服饰仪表,颇有影视明星的风采,但不到半年竟仿佛过了10年,个子也矮了,身体伛偻,头发花白,脸上的皮肉皱巴巴地下垂,脸色暗淡,鼻子也比以前大了。
施光耀是六十年代的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到黄海县革委会工作,后乘着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快车”走上了领导岗位,任海滨县副县长时,该县县委书记是当时省委书记的儿子,他成功地利用这个关系,当上了县长、县委书记、副市长、市长。他在市人代会上“当选”市长时说:“人民选我当市长,我当市长为人民”、“当一任市长,兴一方事业,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马行千里不失蹄,只因步步谨慎;为官一世少错误,就在警钟常鸣。”但他的内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请看他写给儿子的信:
……你既然已经选择了仕途这条路,就一定要记住我下面的话,这是我从政多年来总结的八项基本原则:
一、不要追求真理,牢记这样的信条:对自己有利的,就是真理,实在把握不了,可简化为:上级领导的话就是真理。
二、要善于说假话,把说假话当成一个习惯,习惯到自己也相信的程度。做官和妓女是最相似的职业,只不过做官出卖的是嘴。记住,做官以后你的嘴就不再属于自己,说什么要根据需要。
三、要搞一个文凭,没有文凭当不了官,但不要真有知识,有了知识就会独立思考,而独立思考是从政的大忌。别看现在的领导都在热衷学习,那都是为了文凭,谁都不想学知识,好的干部都是不学无术,真有学问的人是永远做不了官的。
四、要搞清楚做官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利益,不但要把攫取各种利益作为当官的目的,而且是唯一的目的。你的领导提拔你,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利益;你的下属服从你,是想你能给他带来利益。如果这个目的一模糊,就离失败不远了。
五、必须把会做人放在首位,然后才是会做事。这里的做人做事你可别理解为德才兼备的意思。这里说的做人,就是处关系。做事是实际工作,会不会都无所谓。做人就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点编织到上下左右的网中,成为这个网的一部分。现在说谁工作能力强,一点都不是说做事能力强,而是指做人能力强。那些做事能力强的人有好日子过才怪呢。
六、要多学习封建的那一套,比如拜个把兄弟什么的。要相信拍马是一种高级艺术,千万不要以为拍马只要豁出脸皮就行,豁得出去的女人多了,可傍上大款的或把自己卖个好价钱的是极少数,大部分还是做了低层的三陪小姐。这和拍马是一样的道理。拍马就是为了得到上级的喜欢。在人治的社会里,上级喜欢你是升官的唯一途径,别的都是形式。
八、所谓的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都不必严格遵守,执行起来要学会变通。这些东西的制订者从没想到要用这些来约束自己,而是约束他人。但也要知道,什么时候坚决遵守,什么时候偷偷违反,让谁违反,要审势而定,否则宽严皆误。
以上这些原则,如果你真能逐条做到,就一定能在官场上如鱼得水、一帆风顺……
施光耀步入仕途20余年,凭借着这些“原则”当上了市长,然而,官场的结构如一座宝塔,越往上职数越少,竞争也就越激烈,到了市长这个级别,哪个是等闲之辈。于是他在这个位子上“搁浅”了,和他搭班子的两任市委书记都先后调到省里提升了,他依然没有当上市委书记。他当然不会放弃,这时,黄海市石油化工总公司经理陈春平给他介绍了一个人,此人叫瞿小曼,一口京腔,自称北京人,说她认识中顾委的B老,她是给B老跑腿的,B老不出面,都是夫人出面,现在中央的领导哪个能不给B老面子呢,S省省委某副书记、国家B部某副部长、C军某后勤部长等等,都是由她通过B老上去的。施光耀就叫陈春平给瞿小曼10万元去活动。然而,瞿小曼拿了钱便如泥牛入海、再无消息。不久,陈春平又给他领来一人,也是满口京片子,自称是老北京人,叫金前,口气更大,说B老现在已不算什么,中央管干部的H是他的姑父,他对官场的“价格”烂熟,说在军队里,提一个排长1万元,提一个校官两万元,由校官升到将军要10万元,在地方上提一个副省级,至少20万……施光耀怀疑有诈,但他已是“病笃乱投医”,宁可信以为真,反正亏了也不用他买单,就叫陈春平又给了金前20万元。不久,金前因涉嫌诈骗被公安机关拘捕。
陈春平为施光耀买官花费了30万元,却从施光耀的权力中得到一个液化气输运管道的安装工程,获利300万元,施光耀便对陈春平说,他的大儿子准备结婚,没钱买房——其实他的儿子已分到一套公房,他的儿子能分不到房子吗——陈春平便又送给他50万元。陈春平又通过施光耀将姚金水扶上了黄海商业银行筹建办主任的位置,并让姚在商行建立后当了行长。
市纪委到黄海商行调查时,施光耀立即意识到,黄海商行的问题惊动了上级纪委,因为在黄海市还没有谁敢查这个“我们自己的银行”的问题,而既然是上级来查,很可能就是冲着他来的;他由此想到不久前市人大主任奚万岭被查,恐慌起来,立即通知陈春平找个地方避避风头,又叫市公安局加强对陈春平的“保护”;当他得到市纪委陈威武关于陈春平行踪的报告后,又打电话给他的亲家——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兼省公安厅厅长曹启东,让他设法在公路拦截,而且他的经济问题远不止收受陈春平一人的贿赂,也都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然而,亡羊补牢,为时已晚,陈春平在省纪委交待了他与施光耀之间的经济往来。
刘章,黄海华运工程总公司总经理,施光耀曾为他拍下一处土地搞房产开发,刘章将此项目所获利润的一半120万元分给了施光耀。这是施光耀最大的一块心病,当时,他觉得直接收钱有风险,就和刘章合伙成立了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将120万元赃款,以施光耀两个亲戚的名字作为该公司的股东。陈春平出事后,他想退掉这笔赃款,便以儿媳的名义给刘章写了一张120万元的借据,并补订了一份还款协议。刘章向他拍胸脯保证不会出问题,此事由他一人兜下。施光耀再三考虑,让刘章将该公司他的两个亲戚股东的名字换成他儿媳的哥哥的名字,并叫儿子迅速给刘章还款。可是,刘章被纪委审查后,为了立功,主动交待了此事。
鲁芳,黄海市某高级宾馆服务小姐,她是施光耀的情妇,又为施光耀嫖宿当中介,被审查后也为了立功,向省纪委写揭发信,说“施光耀这个人有个特点,既喜欢钱又喜欢女人,两样都给,他才高兴,就给你办事”。
省纪委决定对施光耀进行立案审查。省纪委书记曹建明事先向省委书记和省长作了汇报,并得到了同意,可是在省委正式召开常委会研究时,却未能通过。省委书记说:“查处一个地级市的主要领导,对省委、省政府影响都不好,还是从教育出发,给他调整一下工作位置。”省长说:“这几年黄海城市拆迁搞得力度很大,他工作还是很有一套的,就让他来当省建设厅厅长。”显然是有人做了工作。于是,曹建明向中央纪委汇报,施光耀被立案审查,以46次收受贿赂40余万元被判刑;他的亲家也被调到边远省份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