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农 于 2025-8-7 13:57 编辑
项立刚称谁买英伟达H20芯片,要向国家报备,然后如果以后出问题,决定买的那个负责人要追究责任!
作者:偷影子的人呢 来源:七月的影子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8-07 10:57:56
我问你个问题,你觉得一个企业买颗芯片还要报备国家,是不是有点夸张?
我开始也是一脸问号,直到看到项立刚的那句原话:国内相关部门购买这款芯片,需要向相关机构进行报备,以后如果要出问题决策者应该负责任。这句话说得够直白,也够重。你要是真拍了板,真买了以后要是出事,别怪国家问你为什么。
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不是真盯着H20芯片不放,而是这芯片背后的局太复杂。
先说点明面上的东西!
H20是英伟达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AI芯片,换句话说,就是在美国的出口管制下,被修剪出来的一版。它比不上H100,性能削了将近三成。FP8算力是296TFLOPS,FP16是148TFLOPS。你要拿它搞什么万亿级大模型训练,压根不现实。
但这个H20,就是这么个不太能打的货,从去年底到一路抢手。尤其是今年2月,DeepSeek那一波模型热度直接带火了它。原本都没人接单的芯片,居然一夜之间供不应求。到7月中,美国又突然放行,说H20可以出口了,还顺带扔一句:库存有限,不会重启生产。就是给你点吃的,但不多。
再往后看两步,味就变了!
如果这批性能受限的H20,就如同水被泼进中国市场一般,60万片,不多也不少,恰好能够拖住你两年之久。
✅ 拖谁?拖那些原本准备上马国产芯片的企业。 ✅ 拖什么?拖中国AI产业的自研节奏,让你先用着凑合能用的。 ✅ 拖多久?拖到你养成依赖,再慢慢卡你脖子。
这个局搭得不新鲜。从中兴、华为再到AI芯片,美国玩的是熟路。但这次多了个远程开关的味道。有业内专家放话,英伟达芯片已经具备追踪定位、远程关闭的能力。
并且在7月31日,国家网信办约谈了英伟达,开门见山要求解释H20的安全漏洞和后门问题。
我查了下,2025年3月底,中国的在用算力机架已经达到1043万架。智能算力规模748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这不是纸上谈兵,是真家底。
还有芯片自给率。2024年还是18%,到了今年已经涨到40%。华为昇腾910B的FP16算力是320TFLOPS,和H20相比是有得一拼的。寒武纪思元590也已经在某些场景上超过H20 5%。你说这时候,是不是该硬气点了?
但现实也没那么浪漫。AI产业的发展节奏太快了,模型更新迭代、算力消耗都逼着企业得马上上车。这就出现一种尴尬局面:你明知道H20不完美,甚至有风险,但现在国产芯片没那么多现货,你要么停工,要么用H20,左右都是坑。
项立刚提那句话,不只是为了让企业打报告。他是在提醒,这个决定,已经不是一个采购清单的问题了,它跟国家的技术安全挂钩。谁拍了板,就得扛这个责任。
我昨天还特意去问了大厂AI部门的朋友,他说他们现在公司内部就是开会也不敢提英伟达三个字。不是怕买不起,是怕买了之后,方向错了。一边是现成的短期解决方案,一边是长线的国产替代,谁来拍板,谁就像踩钢丝。
你再回头看美国这几次变脸!
2025年4月,特朗普说暂停限制H20出口,到了7月又说库存卖完不再生产。这招不就是典型的拿糖骗小孩?让你靠近一点,但永远不给你完全自主的空间。看似放行,实则钉住你。
问题是中国市场不是软柿子。你要看现在各路企业的态度:
✅ 昇腾920已经进入量产。✅ 思元690也在测试阶段。✅ 光计算技术被推进到实际落地环节。
这些都说明一件事:这个局美国或许有可能赌错了。
现在的问题不是谁性能高一截,而是谁能控制整个产业链节奏。H20不是芯片,而是一次策略试探。它能不能成为中国AI生态的插座,就看我们谁敢第一个拔掉。
所以,再回到那个问题。
企业买芯片要不要报国家?以前听着或许有些执拗,如今看来,绝非夸大其词。
倘若你仔仔细细看完这一局面,便会知晓,这一单买卖的背后,所涉及的乃是整个棋局,并非仅仅是财务报表而已。
你说要是你是决策人,这个采购单你签不签?
来源:七月的影子微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