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 军 魂 ——追忆川军出川抗战 袁真飞
前几天,正在阅读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民国高级将领列传》第一卷,读到杨森将军的传记,刹那间,就联想到在抗日战争期间,四川人浴血奋战,为保家卫国做出的牺牲。 说起来,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过去一直少说。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历史学者们开始打破旧教条下的各种框框,人们开始正视国民党的牺牲。在正视国民党的同时,四川人的壮烈,必然是光荣的一笔,让人不容忽视。 且不说当时四川名将辈出,像刘湘,杨森,邓锡侯,王铭章,饶国华等,还有士兵们,民工们,各种各样的青年们,同样不惧凶险,以各种方式为国尽忠。燃尽自己的热血,像后方老父亲为前线拼杀的儿子缝制的“死”字旗,像四川各地青年们的踊跃从军,不由让人想起当时的抗日口号: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其实,和当时其他的军队比起来,川军的名声并不好。川军有几个很明显的问题,第一是将军们只知道各自为政,争权夺利,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军阀,各自为战,占山为王;其二,川军的军纪也是相当不好,欺凌百姓,抢劫民财时有所闻;最后,川军的精神面貌也不好,人们都说,川军有两杆枪,一个是打战的枪,一个是抽大烟的枪,这样的军队,难怪会被其他的军队看不起。 但是,当国难当头时,前线的枪炮声震醒了四川的军民。一方面,国民政府推行了军队国家化政策,为抗日做准备。其次,四川的将军们对过往的经历也有着深刻的反思。例如,杨森将军就说:“我们过去打内战,对不起国家民族,是极其耻辱的。今天的抗日战争是保土卫国,流血牺牲,这是我们军人应尽的天职,我们川军决不能辜负父老乡亲的期望,要洒尽热血,为国争光。 ”这也是当时所有的四川官兵的心声。 正是如此,350万川军出川,64万官兵伤亡,川军抗战之英勇,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抗日的大环境中,保家卫国的情怀燃起了四川军人的血性,更是他们的背后,有广大人民的支持。虽然,不是所有的四川人都能亲临前线,但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尽可能全力支持前方的将士们。因此,前线的将士也不负家乡父老的厚望,拼尽最后的热血,浴血沙场,给全国人民竖起一个厚重的川军魂,民族魂! 今天,抗日战争已经结束八十年了,而四川军人为保家卫国洒尽热血的往事依旧历历在目,让后人激情澎湃,永难忘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