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回复: 0

[多媒体展示] 章立言:A股黑洞背后的“超级魔术”:“贸易顺差”变“货币绞索”

[复制链接]

139

主题

139

回帖

11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137
发表于 2024-2-6 13: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章立言:A股黑洞背后的“超级魔术”:“贸易顺差”变“货币绞索”


2024-02-06 09:09:41  来源: 昆仑策网   作者:章立言





  【编者按】此文首次揭示了中国与美国间、货币金融与国民财富间“财富太极”的最大秘密——中国人过去10年拼命奋斗,为什么财富反而缩水了百万亿元计人民币,或者说增加了百万亿元计的债务?这可是14亿中国人人均7.1万元的损失!此文由五位爱国的货币、金融、财政专家(集体化名章立言)集中各自二三十年研究功力、合力破解的天大秘密——“美元人民币超级魔术”是如何绞杀中国国运、吞噬国民财富的,并提出了针对性策略。

  此文虽然较长、专业性强,但所有不愿再为美国做奴隶、不想被货币政策愚弄、想夺回自己辛劳成果的中国人都应该关注和思考,并绝地反击——这也是中国避免重蹈日本、拉美等覆辙,被美元势力彻底洗劫的正确突围路径。供朋友们参考,您若觉有道理可广为转发。

  随着上周五股市再次暴跌,从2023年5月9日迄今不到9个月内,中国仅A股市值就缩水17.24万亿元人民币的财富,这让2亿股民、7亿基民和14亿国人十分困惑!

  过去10年来,中国人越来越广泛地升起了一个巨大疑问——为什么中国人聪明、勤劳、坚韧为全球之最,中国科技进步神速,中国GDP增速全球领先,贸易顺差持续增长,但我们没能品尝到甜美劳动成果,反而从国家到民众负债空前严重、股市崩溃,被美国经济学家辜朝明分析为濒临“资产负债表危机”?

  这是一个极为严重、十分迫切的现实经济民生、货币金融问题,也是一个对未来有重大政治、发展导向的关键课题,必须给予科学、客观、真实、明晰的回答。

  中国资产负债表危机并非因为投资效率低下

  无需回避,中国现在的确出现了广泛、沉重、前所未有的债务压力。

  ——政府债务沉重。2012年中央与地方政府债务总额不到28万亿元[1]。2022年底,仅中央政府债务就增加到25.8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增加到35.06万亿元[2]。此外,以城投债为主的地方政府隐形债务约在51.96-70万亿元之间[3]。即2022年底政府债务已经是2012年底的四倍有余。

  ——国企负债率攀升。2022年末,全国金融类国企资产总额400.9万亿元、负债总额358.2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89.3%;非金融类国企资产总额339.5万亿元、负债总额218.6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64.4%[4]。

  ——2022年末,以恒大为首的全国前十大负债房企,其负债总额约13.5万亿元人民币。恒大已经实际破产,多家房企濒临倒闭。

  ——2023年末,全社会人民币存款余额284.26万亿元,贷款余额237.59万亿元。贷款存款比高达83.58%[5]。
  总之,以较权威的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的判断——“中国宏观杠杆率已经接近270%,存量债务已接近GDP的2.7倍,这意味着利率上升将显著增加利息支出,甚至引爆债务危机。”[6]

  面对中国人为什么努力奋斗,债务压力却越来越大的疑问,“辜朝明派”给的解释是——因为中国政府和企业腐败、投资效率低下造成资产损耗所致。

  果真如此吗?“辜朝明派”答案显然是不负责任的,甚至是误导的。要推翻其逻辑很简单。

  ——如果说中国企业真的效率低下,那中国凭什么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贸易顺差国?贸易顺差从2012年的2311亿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8232亿美元,屡创历史新高。

  ——中国军工国企效率比美军工高得多,美国造一艘阿利伯克Ⅲ型的新舰成本高达约22亿美元,而中国更大、更先进的055型驱逐舰的成本约为8亿美元。

  ——从政府投资效率来看,美国过去10年仅建成一条高铁,只有56公里,这也是美国迄今唯一一条高铁,而中国2013年初以来建成了3.56万公里高铁。中国建设速度和效率不仅屡屡震惊西方国家民众,也令美欧政府羡慕不已。

  那么,客观、真实、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经济“盐碱化”因为货币活水大为减少

  在揭秘过去十年中国人越努力债务越严重前,我们先讲一个农民都懂的常识。

  农田里为什么会出现盐碱?土地里难免有盐碱,如果活水多、排水畅通,盐碱无法留存。但如果水流将盐碱带到低洼地带,然后水蒸发了,盐碱积存,则必然出现盐碱地。

  其实,债务的秘密也在于此。债务类似盐碱,货币就像清水。企业、国家经营难免有损耗,如盐碱。水流充沛又畅通,盐碱必被稀释,即债务资产率会大幅下降。相反,若水少、流通不畅、蒸发又大,则含盐碱度就会大增,也就是所谓的“资产负债表”危机。

  简言之,决定中国“资产负债表危机”的,绝不只是效率、损耗问题,更可能是清水供应不足、缺乏良好水循环系统的问题。

  这尤为显著地表现在股市,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上,公司负债如盐碱;而股价则是公司资产标价,市值一般是总资产[7]。当负债不变,股价上涨,企业负债率就会降低,金融机构、投资者更愿意给公司提供廉价资金,企业就更易盈利,负债率更低。反之,若股价大跌,总资产急剧缩水,负债率就会迅速攀升,甚至资不抵债。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股市有两个重要特性,一、若长期牛市成为共识,投资者持股惜售,净增量资金会带来N倍的市值(资产)增长,债务资产比乘数级下降。反之,若是熊市预期,净卖出资金也会带来N倍的资产损失,从而使得负债率加速恶化;二、净增(减)量资金非常重要,谁掌握了这个股市资金变量,谁就控制了股市涨跌,谁就掌控了资产负债表。归根结底,由于货币供给最终由中国央行决定,因此,央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经济的总资产负债表。

  一言以蔽之,若股市持续下跌,上市公司负债率就会持续恶化,乃至整个经济都会全面爆发“资产负债表危机”。

  正因为懂得股市在避免“资产负债表危机”中至关重要的作用。2008年以后,美联储千方百计维持美股“长期牛市”。从2012年5月初到2023年底收盘,美股标准普尔500指数大涨了241.2%,就是由美联储坚定超发基础货币所力挺(图1)。



  与此同期,中国上证指数仅上涨了22.87%,完全无法反映同期中国GDP约146%的增幅。

  也就是说,从2012年5月初到2023年底,美国GDP[8]大约增长了67.4%,中国GDP大约增长了146%[9],中国经济增速是美国的2.16倍,但奇怪的是,美股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涨幅竟然是A股上证指数的10.54倍,这么诡异的“魔术”是怎么做到的,谁是这背后的神秘之手?

  美股十年牛、A股十年熊之玄机:取消强制结售汇

  美国力保美股,由此避免美国的债务危机发生,其方法如下:

  一、美联储采取量化宽松,超发大量基础货币,直接或间接购买美股股票或做多股指期货,特别是每当美股回调到25%的牛熊分界线时,必然出手推高美股。2012年5月到2023年底,美国GDP(统计注水情况下)仅增加67.4%,但基础货币增加了119%;中国GDP增加了146%,但同期基础货币(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储备货币)仅增加了75.3%[10]。美联储超发基础货币成为美股最根本有力的支撑,同时中国央行对基础货币/GDP比的紧缩严重冲击了A股。

  二、美国利用贸易战、科技战等扶持美股龙头公司。最典型是苹果,它曾长期是美股最大市值公司。2018年,中国华为手机对苹果构成挑战,2019年6月,特朗普政府全力打压华为,禁止向华为手机提供高端芯片生产,重创其手机业务。2017年第四季度苹果在华收入179.6亿美元,2018年同期因华为竞争下降26.6%至131.7亿美元。其后因美国打压,华为高端手机停止销售,苹果2021年同期在华收入比2018年大增61.7%,达到213亿美元。这帮助了苹果净利润从2017财年的483.5亿美元劲增到946.8亿美元。苹果则持续回购股票,累计达5720亿美元[11],确保苹果作为龙头带动美股整体上涨。

  以上措施是美国、美联储必保股市的常态政策,只能部分解释美股持续牛市原因,但无法解释中国A股在2012年5月以来的11年超级熊市。其实,这11年来,真正的美国大牛、A股超熊的秘密是——2012年4月份中国央行非常低调的一个关键决定:取消强制结售汇。

  2012年,在十八大召开前的4月份,央行取消了“强制结售汇”。此前中国出口企业以货物商品换得外汇后,必须将美元等外汇拿回国,在商业银行(通过央行)结算为人民币,出口企业拿到人民币在国内流通,若需进口物资等再到商业银行申请外汇。

  在“强制结售汇”政策下,央行收回美元,按当期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必须在国内投放对等的人民币,即“外汇占款”。它曾是中国基础货币发行的最重要来源。

  简言之,在“强制结售汇”政策下,中国贸易顺差越多,则国内投放的基础货币越多,经济流通中的活水越多,水中的盐碱含量就越低,即债务资产比越低。同时,这是一个相对平衡合理的水循环系统——中国向美国出口商品,换得外汇后,回国兑换为基础货币,增加国内财富、消费,推高股市、楼市,增加长期战略投资和国民福利。

  然而,2012年4月,中国央行取消了“强制结售汇”政策,中国外贸企业出口创汇后,就可自行选择是将外汇留在海外,还是兑换回国。他们在做此选择时,自然会考虑资金增值,这时,美元与人民币的利差、美元与人民币汇率趋势,尤其是美股和A股的财富效应就变得至关重要。

  如果美元利率高于人民币、美元对人民币呈升值趋势,特别是美股持续牛市,这些钱留在海外,投资美股,所获回报远超回国,外贸出口企业就会尽量不结汇回国,乃至消减员工的福利待遇,以获得在美股投资的高收益。如此一来,则“外汇占款”创造的基础货币必然相对减少,甚至净减少,M2中的基础货币含量被严重稀释(图2)。



  那么,央行取消了“强制结售汇”与如果继续执行之间,究竟减少了多少由“外汇占款”形成的基础货币呢?中国央行的2023年资产负债表提供了权威数据,从2015年初到2023年末,央行外汇占款余额由27.07降至22万亿元,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净减少约5万亿元。而同期中国贸易顺差增加了约2.88万亿美元,若以平均6.8汇率计算,“外汇占款”本应增加约19.58万亿元人民币。

  简言之,央行取消“强制结售汇”政策,仅从2015年初以来,就减少了约24.58万亿元人民币基础货币投放。2015年初中国基础货币为29.4万亿,若再加上这笔,2023年末中国基础货币应达到53.98万亿元,这比2012年5月的22.19万亿元,增长143.2%,这就与同期中国GDP增长146%基本吻合。但2023年底实际基础货币仅为38.9万亿元[12]。

  简言之,这不少于24.58万元人民币,约3.6万亿美元,在中国央行2012年4月新政策后,就合法地主要留在美元区,推动美股十年牛市。而这些活水不再回流中国,经济源头活水大减,楼市、股市必然转熊。而股市下跌加速缩水资产、放大了债务,势必造成越来越严峻的“资产负债表危机”。

  即在2012年4月,货币政策实际布局了一个“凶险太极”——取消“强制结售汇”,中国最强大的竞争力——贸易顺差,被借力打力,变成了勒紧中国货币供给喉咙的绞索,变成打向中国经济和A股的重拳。贸易顺差量越大,拳越重,喉咙勒得越致命!

  实际流通的基础货币又被打五折?

  在上文分析中,我们对“基础货币”的认定,仍按照中国央行惯例,将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储备货币”全都毫无疑问地认定为“基础货币”。其实,央行“储备货币”中实际包含了“法定存款准备金”(以下简称“法定存准”),2023年底,法定存准的金额为19.66万亿元左右[13]。

  按照货币银行学定义:基础货币=流通中的现金(M0)+存款准备金总额。存款准备金总额中分为两类:一类是法定存准,它是按照央行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存入央行账户的存款准备金,即央行将这笔现金留存了,不进入经济流通;另一类是超额存准,它是商业银行自愿存入央行账户的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可以随意支取、自由支配。

  中国央行将“法定存准”计入“储备货币”科目,并确认为“基础货币”,但这里隐藏了一个大大的疑问。

  按照货币理论,“基础货币”一定是央行已经投放给市场、并参与市场流通的原始货币。但是,“法定存准”实际已被央行锁定、已经“退出流通”。这笔钱并未在市场流通中发挥“基础货币”的作用。

  正如市场公认的那样:央行提高“法定存准率”就是在“回收基础货币”,对应的是“货币政策趋于紧缩”;相反,如果央行降低“法定存准率”,则央行在更多地“投放基础货币”,对应的是“货币政策趋于宽松”。

  那么,把“退出流通的基础货币”依然算作“流通中的基础货币”,这显然是个重大问题。截至2023年底,央行“储备货币”总额为38.9万亿元,如果其中有19.66万亿元属于“法定存准”,按照央行常规理解,“法定存准”已经退出流通。那就意味着中国真实的、参与市场流通的“基础货币”数量仅有19.24万亿元,其与292.27万亿元M2所对应的货币乘数高达15.1倍,即中国M2中真实流通的基础货币含量只有6.58%。

  如此,14亿中国人实在坚韧得不可思议,美国在2008年货币乘数(M2/流通基础货币)达到8.93倍的时候,爆发了全面金融危机,而今,若中国实际货币乘数已达15.1倍,中国政府、企业和国人仍在拼命努力延迟全面金融危机的到来,实在令人泪下!

  房企债务危机被引爆的货币政策导演

  过去10年来,由于货币乘数不断被放大、M2中的基础货币含量不断被稀释,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势在必然。

  首先被引爆的债务危机是互联网金融(P2P)。P2P的崛起膨胀,一开始与央行大力支持有关。2013年3月,当时的央行行长称:(对互联网金融)一直是支持的,这种(对传统金融)挑战是好的[14]。

  2012年4月央行结束“强制结售汇”后,经过转变期,到2014年初以后,贸易顺差留存海外成为主流,基础货币相对紧缩加剧。2015年P2P开始爆雷,到2016-2018年进入高峰期,最后几乎全军覆没,投资者损失约3万亿元人民币。

  P2P爆雷高峰有当时两大货币政策背景:1.贸易顺差留存海外、基础货币相对紧缩;2.央行鼓励金融机构主要发展房贷、助推楼市大泡沫。即当总体基础货币供应相对紧缩,而银行主要贷款又给了房地产,那么实业贷款必然异常困难、P2P崩盘爆雷在所难免。

  2016年-2018年P2P爆雷高峰也正是楼市大泡沫急速冲顶的时期,其背后是央行货币政策这只巨手。2016年2月,当时央行行长称:“个人住房贷比重相对偏低”[15],鼓励发展房贷。随后,个人住房贷款井喷,当年11月,住户部门贷款竟占到新增贷款的85.5%。推动全国房价在2016年的暴涨。

  面对房贷如此极端发展,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房住不炒”。2017年3月,该行长竟然仍继续指示:“住房贷款还是会以相对快的速度发展”[16]。这终于吹出了2018年极度膨胀的楼市泡沫顶峰。

  不仅如此,央行和发改委等部门还放任房企等发行美元债。2015年9月,发改委将海外发行美元债由审批制改成备案制[17]。由此,房企美元债开始猛增,从2015年仅10亿美元计,一路狂飙到2019年的762亿美元。如今累计未偿还余额近2000亿美元。

  在主导推动了楼市超级大泡沫后,央行和金融监管部门不是谋划如何让房地产企业软着陆,而是在2020年8月直接划出三条高压红线——房地产企业获得贷款的条件,须满足“预收款项后资产负债率不超过70%、净负债率不超过100%、现金短债比大于1”的三大条件。对三条同时触线者,完全停止贷款;即便三条都达标,有息贷款也只能增加15%。将房地产信贷由极热骤降到冰冻状态。恒大等房企立刻濒危,为苟延残喘,被迫不惜代价地发行美元债,其利率由最初的5%左右最高飙升超过20%。

  十分巧合的是,在中国货币金融部门对房贷紧缩达到顶峰之际。2022年3月,美联储随即开始新一轮加息周期,到2023年7月,连续11次加息,加息幅度达5.25%,使美元利息超过人民币利息3%,并由此促使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在首次加息后的短短8个月内大涨15.2%。

  由于房企美元发新债利息飙升到20%以上,加上美元对人民币升值15.2%,美元债一年的汇率+利息成本高达约35%,房企美元债纷纷被爆破;美元债违约、国内贷款冻结,恒大等巨型房企破产在劫难逃;巨型房企深陷债务危机,就没钱买地,而土地财政又是地方债还本付息的主要来源,地方债也陷入危机;房企债+居民房贷+地方债危机,必然导致股市资本供给紧缩,股市危机在所难免;股市加速下跌,意味着全社会债务危机加速恶化,会加速演变为金融机构贷款无法回收、理财产品严重亏损的资产负债表危机……现在若再不采取断然措施,将必然演变为全面金融大危机。

  救急:大力度降低存准率 暂时恢复强制结售汇

  我们再也不能漠视了——当下中国正面临敌人的全面货币金融战争的总攻,中国改革开放成果正在被对手冷酷洗劫,目前中国已经处于非常被动局面,正值十分危险的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绝地反击呢?
  就全局策略而言,现在“核心战场”在股市,因为如果任由货币政策、美元势力继续做空A股,债务资产比会加速扩大,危机连锁反应将会在短短1-3个月内演变为全面金融大危机。现在股市必须立刻、永久取消“转融券”、股指期货等做空工具,暂停IPO,为上市公司、投资者和中国经济赢得喘息时间。同时严厉打击“欺诈上市”,进而全面系统地再造公正、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股市制度(此非本文主题,在此不展开)。

  然而,真正决定A股由熊市转向牛市的关键,是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必须立即将基础货币紧缩扭转为宽松预期,以合理匹配经济发展需要。我们建议采取释放基础货币的如下组合拳:

  一、央行立即宣布将法定存准率降低至少3%,一次性释放约8万亿元的基础货币,大力度向国内经济流通输血,向国内外敌对势力、投机做空者显示中国扭转货币紧缩局面的决心,一举消灭市场空头,扭转当前股市因缺血加速下跌、经济组织因缺氧而加速坏死的局面。若3%达不到效果,就降5%,直至将法定存准降为0。现在若仍以降0.5%地“挤牙膏”,无法起到救市效果,反而会耽误抢救的宝贵时间。

  二、暂时立即恢复“强制结售汇”,守中有攻,反击美股大泡沫。在大幅降低法定存准率的同时,暂时恢复“强制结售汇”,并至少追溯2023年一整年的中国企业外汇收入强制结售汇,则央行可以一次性向国内经济注入约6万亿元基础货币,且央行不得以此为借口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样,美元流通系统也要注销8232亿美元,则美股将大跌。这足以让美联储手忙脚乱,必须重新量化宽松以保美股。这就使美元势力难用中国释放基础货币理由唱空做空人民币。

  三、中国政府发行长期国债10万亿元,由央行直接购买。其中,2万亿元定向投向国储局,用于战略物质的储备;2万亿定向支付税务部门,按2023年个人和企业缴税额,对企业和个人按照统一比例返还;6万亿投向社保基金,其中一半定向用于在A股购买“中国创造”高科技龙头股,成为确保A股慢牛的中坚力量。另一半补充“五险一金”,并将企业、个人缴纳“五险一金”的额度降低一半。以上举措可降低企业负担,恢复企业生机活力,同时解放居民未来顾虑,释放国内需求,从而使经济步入良性循环。

  总之,货币政策必须改弦更张、立竿见影。中国要高质量发展金融,首先要明确定位央行的正确立场,即强大的中国央行必须是中国人民银行,必须服从服务于中国国家利益、中国经济发展需要、中国人民福祉,其货币政策必须让中国人民满意,而不能总“恰好”符合美国利益、美联储需求。

  治本:人民币定价中国出口商品 严禁恶性竞争
  在紧急抢救已经休克濒危的中国股市、经济后,真正、根本、长久解决中国货币金融问题,要靠科学、合理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合理、正确的人民币国际化,绝不能搞央行之间货币互换那一套,最近阿根廷之变再次教训了中国央行。2023年6月,中国与阿根廷签署新货币互换协议,规模达到1300亿元人民币/4.5万亿阿根廷比索。结果不到半年,米莱当选阿根廷新总统,他就要废除央行和本国货币比索,使阿根廷变成纯美元经济区。这导致比索兑美元从协议签署时迄今已爆贬近70%,致使中国货币利益蒙受重大损失。

  正确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很简单,其核心原则是要靠真实市场货币需求来推动。我们应效仿俄罗斯,外国购买其粮食和能源必须用卢布。对于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商品,国外要买,必须支付人民币。即中国不能求着别人用人民币,而要别国必须主动获取、使用人民币。如此一来,人民币自然随着中国超级产业链、超强商品竞争力效应外溢,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贸易货币(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非本文主题,在此不展开)。

  同时,对中国商品出口,国家应严禁低价恶性竞争,设立同行业同产品的平均成本价核准机制,出口价格必须高于平均成本价10%-20%。这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外国反倾销调查,还可以确保国内企业可持续盈利,不断降低债务额。

  总之,中国A股十年熊市、当今日益严重的“资产负债表危机”,其根源在货币金融政策——取消强制结售汇;力推楼市大泡沫;放任美元债发行;叠加美联储加息引爆中国债务危机;将人民币国际化引入歧途。现在则到了必须拨乱反正、归还中国人民辛勤劳动成果的时候了。


  注释:
  [1] 2013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课题组今日发布国家资产负债表编制与风险进行评估报告
  [2] 财政部数字
  [3] 据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估算,2022年末,全国城投有息债务为51.96万亿元;天风固收根据2022年底 4241家存量发债的城投平台,剔除合并报表的发债子公司后,统计测算出2022年底城投平台的有息债务接近70万亿元;国证大数据根据债券市场交易数据,截至2023年6月末统计到全国仍在发债城投平台共有3252家,较2022年年末增加87家。发债城投平台存量债券余额为15.6万亿元。有息借款大约40.4万亿。剩余已停止发债的城投平台还有989家,有息借款大约14万亿左右,三项合计大约70万亿。与天风固收的数据接近。
  [4]《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5] 央行2023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6]《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特征事实、潜在风险与化解策略》,作者 张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原文刊载于《比较》杂志2023年第3期
  [7] 股市熊市时,上市公司净资产超过市值的特殊情况除外
  [8] 2012年的中美GDP增幅被均分到每个月,其中中国2012年为7.9%,美国为2.3%,由此得出2015年5月份GDP
  [9] 美国官方统计数据,实际其注水严重
  [10] 本段数据来自美联储、中国央行
  [11] 数据来自苹果历年年报
  [12] 数据部分来自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其余是由央行数据推算
  [13] 数据来源与计算方法:A、央行资产负债表中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存款,目前显示是“7%的法定存准+1%的超额存准”;B、计算方法有两种:1.法定存准=(M2-M0)*7%,2023年底,M2为292.27万亿元,M0为11.34万亿元。因此法定存准约为19.66万亿元。2.法定存准=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2023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284.26万亿元,因此,法定存准为19.89万亿元。这两种算法基本吻合,本文取较低的19.66万亿的数额。
  [14] 2013年3月13日周小川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货币政策与金融改革”记者会上答记者问
  [15] 周小川:个人住房贷比重相对偏低 银行或有更大自主权,人民网,
 
  [16] 2017年3月10日 周小川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央行答记者问
  [17] 发改委外资[2015]2044号文 关于推进企业发行外债备案登记制管理改革的通知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首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