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回复: 0

[多媒体展示] 人类文明2.0!钦此!

[复制链接]

139

主题

139

回帖

11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137
发表于 2024-1-27 16: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农 于 2024-1-27 16:22 编辑

人类文明2.0!钦此!

作者:公民老戎




    人类文明2.0,这个题目够大,不一般,所以,需要正式认证。故用了“钦此”助势,以表明正式认证。


    (“钦此”出自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中王宝强扮演的顺溜在新四军部队做检讨写检讨书时,被军分区文书“翰林”友情“整蛊”,很好笑地误将“钦此”认作正式签名的情节。)


    以往的人类文明都是人类在生存活动与历史活动中自发创造与构建的,不能说没有自觉性,但都不充分。所以,文明中都内蕴众多糟粕而不自知。比如,最基本的:文明的意义何在,绝大多数人就不是很明确。


    文明2.0则意味着人对文明有了明确的自觉意识,总体上明白了文明的内涵与外延。


    那么,文明是什么?


    简单说,文明就是确保人从动物中走出,成为人,而不再仅仅是动物,即文明在维持人(类)的生命、生存的前提下,确保人远离动物式的无知、自私与野蛮,更美好地生活。


    所以,人类文明的意义和目的,或者说使命,就是使人成为更好的人


    之所以说“更好的”,在于:人会死,新生的一代总是要再次从动物走向(成)人。若只是重复前人,就无法充分调动、激发人的全部能力与潜力,人就容易腐化,就容易坠回动物性中,使文明倒退。唯有不断向“更好”努力,才能维持“人之为人”。因此,所谓“更好的人”就是维持人(类)自身再生产的标准


    当然,“更好”作为标准是有无数种可能的,也就有无数的发展方向。唯有不受限(以文明为前提)的发展,才能充分释放人的能力与潜力。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指出我们当下的局限了。今天的人以赚钱为唯一目的,富有成为人的唯一标准。这就太狭隘、太狭窄了!


    的确,富裕自然是“更好的”,但不应成为唯一的标准,甚至是最高标准。这样,不是使人更丰富、更有创造力,更好发挥力量,而是只在一个方向用力、极度的“卷”,且必然要求人把其他方向的力量都扭曲到这个(赚钱)方向上来。比如,把发展道德能力的质素都用于挣钱,那会是怎样一幅场景,可想而知。


    这种狭隘努力的源头,不得不说,有两个:


    一是一个社会故步自封,走到了自身历史生命力的末期,再不能创造出更多“好”的(文明成人的)样式和发展方向,以至于开始腐化,将力量引回动物式的享乐、怠惰与自私,就必然要表现出无耻、野蛮、诡诈与凶残来。;


    二是源自西方文明固有的狭隘。西方文明突出强调武力(暴力)的重要性,把纯粹的力量输出能力作为文明的最高标准(与他们思维模式中崇尚形而上学与一神教有密切关系)。


    因此,他们最终走向了必然短命的资本主义(凡是将“好”的标准单一化的文明,都必然短命)。资本主义以垄断与资本无限增殖为目标。全社会都唯资本马首是瞻,听命于资本调遣。这是其狭隘性的根本表现。


    而中国有自身的文明体系,它丰富、深厚,天然符合文明的要求,而不甘于狭隘。但在近五、六百年间(始于明末),受限于自身文明历史生命力的衰退以及满清的特殊殖民统治,中华文明一直陷于发展的迷茫期,不知正确方向何在。最终,走上了西化(不全是西式,还保有中国特色)的道路。这是历史的不幸,也是历史的试错与摸索。


    当然,由于中国特色的护佑,我们毕竟没有真正陷入停滞与困境,而是一步步艰难地渐入“佳”境(还必须打上引号)。


    也就是说,西方给了我们以启发,但也给了足够的误导与极度的欺凌。


    启发在于,让我们看到文明还有别种可能;误导在于让我们曾错过对文明之丰富本性的根本确认。




    西方人说,“中国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恰恰暗示了中国文明的丰富性,不是西方那种狭隘的国家定义能容纳的。


    但我们不能,也不应继续用西式思维来思考文明,而要用文明的丰富式思维来打开头脑。比如,不要再单纯强调生产力,而要更加注重文化发展和文明的全方位发展。



    简单说,文明的使命就是使人成为人。为达此目的,则不得不使人成为“更好”的人(理由见前述)。


    这里,“更好”作为标准不同于一般标准,而是“道”,是最高标准。但“最高”也不是终极的,而只是“更好”的一种暂时的、历史的表现。故此,“道可道,非常道”,即道也是丰富的,不是单一、狭隘的。


    粗略说,过往中国的“道”有儒释道三大家,以及诸子百家(墨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等)各擅胜场,各显风骚(注意,诸子百家不单是以职业面目出场活动,更是以道为宗旨,彰显人的丰富可能。这与西式学科及科学与职业划分的多样性,不在一个层次上:后者是术,是工具性的存在,而非人的目的性的存在。)(法家另有其特殊性:它关注社会秩序更甚于关注人,也常把人当做工具,这与西式思维又有相通之处)。


    总之,中国文明、文化始终关注“做人”,谋生致富只是一些必要的操持和余务。比如,儒家提倡“君子忧道不忧贫”;道家向往返璞归真,天人合一;释家更是主张出家修行,涅槃觉悟,普度众生(大乘佛法)。


    正是因为中国文明自发地认同做人的多样性可能,所以,中国人不讲“主义”(那是形而上学者的最爱),而是讲:道可道,非常道。这也正是中国人在学习西方讲“主义”的同时,又必然表现出不可遏抑的中国特色的深层次原因。也因此,中国挽救了社会主义,同时又用多样的实践探索了社会主义的丰富可能性(不是全部,今后还须更深入探索)。



    说过文明,还得说说文化。


    文化的重点在于“化”。具体说,文化就是以文明为目标,以具体可实践的方式在特定方向和领域,实现人的自我再生产。即文化是文明的具体“落地”方式。若说文明是大道,文化即小道。而文化的集合就构成了文明。


    文化是人的具体的再生产。这意味着生活于文明中的人,不仅要关注人的代际再生产(即培养下一代),还须密切关注人的自我的日常再生产,即每个人在每天醒来,就已经展开了这一日的“人的再生产”。正如古人所智慧指出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没错,人的再生产是每日都在进行的。这就是文化的意义,或者说使命。


    因此,真正的文化和文化人是每日在自新的,正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样才是充分发挥了人的能力与潜力。而中国人也正是如此将力量运用在国家能力的建设上,在短短数十年间就走过了西方数百年的发展历程,并开始迅捷有力地超越西方,且在诸多方面已经“遥遥领先”!


    而今天,我们必须开始将力量与注意运用于人的自新与自我建设上。唯有在实现人的文化复兴与文明复兴的基础上,才能说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为,我们曾经的确是足够文明的一群人。


    钦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