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5|回复: 0

难忘的岁月(三)

[复制链接]

93

主题

11

回帖

147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475
发表于 2023-9-22 10: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        保定,文革中的那些事
  保定乃华北重镇,是千年文化名城,是河北省省会。38军移防保定,军部就驻扎在71路原69军军部大院内。军直警卫连侦察连也随之驻进军部大院。112师驻守高碑店,沿京广线松林店北河店固城驻防。113师分别驻防于家庄江城和清苑县北大冉村。114师驻防定州和清风店。部队安顿完毕,那天星期日休息,赵玉生和几名战友第一次逛保定城。60年代的保定老城区,最繁华的当数西大街,有天华百货市场,有怡春楼饭庄,沿街商店错落有致。具有二百年历史地清代直隶总督署座落在裕华路上,现已是河北省委省政府办公地。门前竖立着两个大旗杆。裕华路弯弯曲曲地,有人编了个顺口溜,说一条裕华路,两个大旗杆,三个大商店,裕东裕西老马号。四个电影院,五个警察岗。
19672月下旬的一天,河北省军区首长在保定体育场召开10万人群众大会,热烈欢迎38军驻防保定。省军区马辉司令员袁捷付司令员曾美政委等首长粉粉走上大会主席台。在最热烈地掌声中,38军各首长,各师师长也登上主席台。大会由马辉司令员亲自主持,在高奏国歌解放军军歌之后,马司令员高声宣布:现在请38军李光军军长讲话,大家欢迎。热烈的掌声中,李军长作长篇讲话。他的讲话持续一个小时。
马辉司令员乃开国少将,是立过赫赫战功地老红军,人送绰号马豁子。抗战时期,任八路军115343685团二营营长。是个打仗不要命的人。少年时家境贫寒没有念过书,所以没啥文化。每次带队打仗,队伍集合好了总得要讲几句:同志们,咱们豁出去啦,出发。下一次讲话还是这几句,再后来等队伍集合好,还没有等他讲话,队伍里齐声喊,咱们豁出去啦,哈哈都知道啦出发。就这样日子久了,人送绰号马豁子。马司令员人忠厚性格开朗,是深受部队尊重爱戴的老首长。欢迎大会结束后,他亲自下部队看望38军,很亲近的自我介绍说,我是685团的。和38军本来就是一个根底一家人。他到各师走了走,为部队解决了许多具体问题。马司令员该作的都作到了,该想到的都考虑到了,其目的就一个,处好两军之间的关系。但是最终两军之间还是出现了裂痕。
文革初期,保定成立了一个《八一造反团》,其成员全都是历年返乡的退伍军人。他们中有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有抗美援朝转业返乡务农的,他们胸前佩戴着一大片军功章,不少人还有伤残。一号头领王拐子就是重度伤残,他双腿被截肢。兴许是他的军功章太多,大家推举他当头领。他们造反一是顺应文革潮流,二是不少人没有得到合理安置,三是60年代农村艰苦了点。这样数百人的队伍在保定大街上游行,惊动了省军区。省军区首长们一致认为,八一造反团是一个反革命组织。于时以武力镇压了八一造反团。有人看见王拐子被放在一个大荆编筐里,抬上汽车,沿大街游街示众。
38军移防保定后,有人向38军首长反映了有关八一造反团事宜。那时节,两军首长几乎天天见面。当军首长很温和地谈及八一造反团时,省军区首长始终坚持八一造反团是反革命组织,镇压是正确地,毫不松口。本来是在商议中,这就使得军首长们下不了台。弄了个半翻脸,双方矛盾就此产生。受省军区支持的一些人认为黑八一就是黑,一黑到底。而另一方则认为八一造反团是个基本群众组织,并没有什么反革命行为,不能算反革命组织。社会上分成了两大派。受省军区支持的一派简称红派。受38军支持的因代表工人阶级简称工派。
文革中的孰是孰非谁也说不清,谁也分不清。可说到底受伤受难的都是些工人农民和青年学生。时年6月,河北农大首先发生了623武斗事件,死伤不少人。那些青年学生正是求知识上学季,却卷入是是非非的政治风波中。7月间,114342团阎参谋长奉命去安国县支左,遭当地红派揭力反对。他们组织农民进城,企图轰走阎参谋长。731日中午,大批农民和青年学生,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在农民司令学生领袖带领下,头戴柳条帽,手持穿透钉子的木棒,气势汹汹的朝阎参谋长住所省科委大院走来。扬言要活捉参谋长。要说动武的,这些农民司令学生领袖几个也不是参谋长的对手。当队伍来到省科委大门口时,见两扇大门敞开着,他们根本不懂得欲思进必思退的常理。径直呼着口号进了大门。哪知工派武班子早有准备,房顶上砖头石块一起往院里砸,红派队伍很快就乱了,方知上当,想往回走,那两扇大门早被关上了,还锁上大铁锁。红派队伍共二百余人一个也没跑掉,个个带伤血淋淋的,包括农民司令学生领袖全部抓了俘虏。这里有一人不能不表彰,她早年是部队医院女军医,随丈夫转业到地方,共产党员。她忙了整整一下午,把所有伤者敷约包扎处理完毕,好样的。这一次工派大胜。不过好景不长,来年秋天,红派组织保南八县武班子围攻安国县城。为避免流血冲突,那位阎参谋长撤出了安国县城。
1968年,武斗逐步升级,木棍棒换成了枪支。红派武班子驻扎在清苑县北大冉村,一条贯穿南北的公路穿村而过。村外有一个土砖窑,红派武班子天天在这里盘查过往车辆,甚至抢劫车上物资,他们手中有枪,还时不时的放冷枪,严重威胁过往行人安全。这附近不远处正是339团营房,给部队造成许多不便。一天,一位排长出门办事,走在公路上,被砖窑上打来的一颗子弹射中,当场死亡。人民解放军的排长就这样死啦,如果省军区首长出面及时处理就好了,但是根本没人管,这就激怒了部队,战士们心想,你们敢开枪,我们就开炮。于时,一发发60迫击炮弹射向土砖窑。事后听村里人讲,炮打得那个准呀,炮弹正好落在砖窑上,砖窑上的那些人都坐上了土飞机,死的死伤的伤。这就是著名的北大冉事件。
1968年二月,114师高炮营抗美援越凯旋回国,当他们在寨西店车站卸车皮装汽车运送物资时,遭红派武班子抢劫。正好两辆汽车上装得是大米白面,那就不客气,高炮营战士因刚下火车,不知当时文革形势,人家来人多抵挡不住,就这样,两辆汽车被人开走了。事后114师曾派人交涉,说大米白面吃了就算了,汽车必须要回,因为汽车是部队装备,每逢行军汽车后面要拖高炮。几经协商就是不给。八月份,中央军委颁发命令,要求38军派部队下乡宣传收交武器。师三支两军办公室认为这是要回两辆汽车的好机会,并得知那两辆汽车存放在城南齐家佐村。于时即派出师直属通信营高炮营侦察连防化连共四百余人,浩浩荡荡一路高歌开往齐家佐村。哪料想红派早有准备,他们荷枪实弹在村内设伏,解放军战士手里只有语录本,他们开枪射击,四名战士中枪死亡。其中防化连两名侦察连一名,通信营犠牲了一名68年的新兵。这就是定县822事件。悲剧啊!
8         文革初期三兰会保定
  这三名女青年都是60年代乃至70年代的名人,所以本文所写的都是她们的真实性名。她们是全国著名农业劳动模范吕玉兰,北京师范大学学生领袖谭厚兰,保定红派领袖刘学兰。吕玉兰河北临西县人,50年代农业合作化时期,16岁的她,当选为农业初级社社长,当年,粮食获得好收成,她也赢得了全村人的拥戴。她于天津宝坻县的邢燕子齐名,三次受到毛主席和中央领导亲切接见。她泼辣干练,深受省地县三级领导的好评。谭厚兰北师大优等生,文革初,学生运动的领袖,开国大将谭政将军的虎女。她身上时时显露出父母赋予她的傲气霸气。刘学兰保定评剧院名演员,乱世出英雄,文革初,她凭自己人脉,在本单位组织了一个革命红楼,很快得到了省军区和原69军的支持,从此,革命红楼竟成了整个保定地区红派的中心组织。她也登上了红派一号头领的宝座,由文艺界步入政坛。
1967年夏天,吕玉兰来省城开会,谭厚兰代表北京五大院校来保定革命大串联,以寻求支持。刘学兰热情出面迎接,并举行座谈,于时,三兰会保定。因社会上混乱,所以会谈会餐总是在38军军招待所进行。军首长省军区首长接见她们,并和她们握手言欢碰杯会餐。这正是三兰的辉煌。因军招有会议,需要加岗加哨,侦察连常被抽调来站岗,还要做服务员工作,手端托盘上菜端汤。赵玉生常被派来干这项工作,有机会见到这三位大人物。三位女性正値青春年华,事业轰轰烈烈,令赵玉生钦佩。
   1968年,吕玉兰当选为临西县革委会主任,河北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后来又当选中共河北省委副书记。曾率领中国青年代表团访问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这是她的辉煌和荣耀。然而,她的后半生却出现了拐点。谭厚兰后来当选了北京师范大学革命委员会主任,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正当她在教育战线上一展鸿图的时候,历史的无情棒打得她一败涂地。刘学兰当选为保定地区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革命委员会委员。三兰都进了领导班子,而切担任重要职务,她们兢兢业业地为人民服务,从她们身上,看不到一丁点腐败的影子,那时候无论是革委会领导或是普通干部,连想都不敢想以权谋私。可以说那时候的政府官员一身清正。毛主席曾提出领导班子要老中青三结合。老干部谨小慎微,遇事稳重,青年人敢想敢干,思维敏捷。英雄出自少年。三国时孙权放着开国老将而不用,启用少年书生周瑜则大事可成。到后来又启用少年书生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大败刘备,确保东吴一方平安。可是中国的人事制度历来是黄盖打周瑜论资排辈,老干部以老卖老压制排挤青年干部的范例,如秦时赵高宋时秦桧明代严嵩,从古至今举不胜举。往往是老的占着位置干不了,却让一代新人干不成。
只可惜革委会只存在了十多年,80年以后即退出历史舞台。革委会中的三兰也各有各自的厄运。吕玉兰从省委降到县委,这个落差太大。要说吕玉兰她可不是靠造反起家,她是在农业战线上二十几年磨爬滚打干出来的。实践出真知,她有能力胜任工作。命运的拐点太残酷,她英年早逝,这是个悲剧。谭厚兰不但解除了一切职务,判刑坐牢遭受牢狱之苦,英年患病早逝。刘学兰似乎是文化大革命的赢家,但也没有笑到最后。好梦不长终醒悟,风雨过后是早晨,风停啦,雨住啦,人歇啦,刘学兰后半生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三兰之中她是最好的归宿。
革委会消失了,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优良传统也消失了。顺民意则兴,违民愿则亡。从古至今历代王朝皆如此。
  9          在锤炼中成长
   一转眼赵玉生入伍已经三年。他常常怀念远在家乡的母亲,他决心要为母亲争脸面,工作中不努力那就对不起母亲。他工作勤恳认劳任怨,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他这样做被连排首长看在眼里,也得到战友们的好评和尊重。1967年初,他升任副班长,经两年多部队生活的考验,他被批准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八一节过后,又很快升任四班班长。这期间,因处在文革时期,为保护军首长安全,所以军首长警卫员就要从侦察连派出,赵玉生常被派去跟随一号首长,只要首长外出,他就坐上小汽车前排,首长坐后排。时间久了,和小车司机小朱混得挺熟。有一次,高阳县发生武斗事件,北京军区肖副司令员亲自来保定处理问题,军首长陪同肖副司令一同去高阳,当事情处理完毕返回保定的路上,车队经过东石桥村,发现公路上有人拦截军车。军车队被迫停车,警卫排很快下车冲到前面。赵玉生也很快下车跑到车队最前面。来堵军车的是保定红派武班子,他们手中有枪支,他们有他们的理由,他们要求军首长给他们解决问题,他们这是在发难。其目的是让38军在北京军区首长面前出丑现眼。文革中的是是非非一时也讲不清,更何况是在公路上,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场所,同时也是为了首长安全,所以军首长们不能下车。警卫排两手空空与握有枪支的武班子对峙,双方先是口舌战。时间久了又引来附近村庄看热闹的人群。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了,不能再托下去了,于时,警卫排武班子双方开始了肢体碰撞,动起拳脚。尽管武班子人多而且手中有枪,要说大白天对解放军开枪,他们还不敢。更重要一条是他们自知理亏。警卫排也都明白,对方都是基本人民群众,受人操弄教唆而已。双方都没有下死手。赵玉生把平时训练所学都使用上了。但是且记一条,打人不伤为高手,怒不结怨是君子。经一番推搡,公路上终于让出一条道,军车队加足马力很快开过去了,警卫排赵玉生上了最后一辆车,大家嘴里还喊着:喂!再见啦再见啦。汽车一遛烟的跑远了。
   这段时间是赵玉生入伍以来最好的一段时光。新兵期已过,那些似乎有点霸气的老兵们,都一茬一茬的退伍走了,不再看谁的脸色,工作训练中也不受谁的挑剔了。心理上没有负担,军营生活紧张而愉快。19686月,连长下达命令,宣布赵玉生为侦察连二排排长。赵玉生提干啦,穿上了四个兜的军装,真风光啊。这期间跟随军首长常到河北饭店去开会,首长开会时间正是警卫人员在外等候的时间,有机会在外面溜达溜达,穿四个兜的军装就是不一样,常被那些妙龄女郎们投以炽热的目光,甚至走近前给你搭讪几句。她们都是青年学生,纯真无瑕,也真有端庄漂亮的,甚至有女性送给你一张半寸相片作纪念。赵玉生心底明白,军纪必须遵守,若不然犯错误背处分,一个排长的前程将毁于一旦。来之不易呀。想到这些,每逢遇到青年女性搭话,赵玉生都婉言推谢。
赵玉生经常外出执行任务,回到连里,还要处理好排里的工作,他和三个班长关系都很好,不过排里确实有个别同志闹情绪,五班副班长孙志远是和赵玉生同年入伍的老兵,他文化低,觉得前途渺茫,情绪低落,工作不主动。赵玉生多次安慰他,鼓励他,教他放下思想包负,他心里亮堂了,工作也就主动了。个别当年新兵不遵守纪律,生活散慢,甚至互相干仗。赵玉生并没有严厉批评他们,而是亲切的接近他们,温暖他们,使他们很快适应部队生活,有上进心,为前程而努力工作。
196810月,部队抽调干部,组成工作队,下地方参加三支两军工作,促进两派大联合,尽快建立各单位的红色政权——革命委员会。赵玉生奉命离开侦察连,很快去学习班报到。经短期学习培训之后,赵玉生被分配到保定西郊一个二百多名职工的国营氯纶厂工作,新工作新岗位开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