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50|回复: 0

华山背山工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回帖

19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5
发表于 2017-11-12 17: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山背山工
十几年前,有个广东来的年轻朋友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致,执意要和我去华山做一次真正的登山旅游。也就是那种决不乘坐登山缆车,完全靠脚力往上走的旅游,要从玉泉院步行直上,走完北、中、东、南、西峰。为了不让远方来的客人扫兴,也别让人家嘲笑咱老得爬不动了,只好舍命陪君子,陪着朋友徒步登山了。
简单的准备了一下,就驱车赶往华山,由于带的东西较多,就在山脚下民工聚集的村子里叫了(应该说是雇)一个民工。他们是长期在山下从事往山上背东西的外地农民工。他们的要价还真不算高,让他把我们带的矿泉水,面包,牛肉,黄瓜等等东西背着,跟着我们一道上山,一天时间,才要了五十元。
在登山时,一路上看到许多他的同行们,都是背上背着一个很大的背篓,手上拿着一根上头带分岔到木棍,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山上慢慢挪动。这时,我想起以前看过冯骥才的文章《挑山工》,泰山上的挑山工用的是扁担,冯骥才叫他们“挑山工”。因为华山的道路狭窄、台阶陡峭,扁担根本没法使用,华山上的这些人只能用背篓往山上背货,我就权且称他们为“背山工”。
上山时,我们两手空空的走路都感到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两腿发抖,难以自顾。可他们背上还背着百十斤重的东西,艰难程度可想而知。而且在登山时,他们还很少休息,硬是低着头、弯着腰一步一个台阶地向山上艰难挪动。尽管头上的汗珠儿不停点儿地往下掉,也极少看到他们喝水,因为他们为了多背点儿东西,就尽量少带水以减轻负担。当他们实在累得不行的时候,就找一个他们熟悉的休息点歇一下脚。这时,他们会转过身来,把背篓的底部靠在山石上,或者用那个带分岔儿的棍子支撑住背篓,用脊背倚靠着背篓,站在那里休息片刻,感到好一些的时候,就又接着继续向上爬。
看到这些,我们实在难以想象这么重的东西要是放在我们肩膀上会是个什么样子!
我和那个广东的朋友闲着没事,就猜起了他们的收入,他说,“就这倒霉活儿,一趟咋也得给个三五百块钱的!”。对此,我表示怀疑,于是我们就想着法儿和这个老乡聊起来,想弄弄清楚到底谁的说法儿更靠谱些!
我们一边走一边和这个背山工老乡聊了起来。聊到他们的工作,说到他们的生活,最后绕到了他们的收入这个话题上来。从他那里我们才得知,他们大多数都是山东、河南、安徽、甘肃等省贫困山区的农民,这些人从农村出来以后都曾干过许多行当,有些人甚至跑遍了华东,华南的发达省份。
我们这位老乡就去过很多地方,最后落脚到这里干这个行当。当我问起他为什么选择干这么累的工作时,他无奈地告诉我,只有一个理由:就是因为干这个活儿可以拿到现钱。他们每一次把货送到地方,山上那些开旅店、饭店的老板都是当时给他们结账。而他们在外地打工时,虽然看起来开始讲的工资都不算低,但经常拿不到工资。你找老板理论也没用,你是急等着拿钱回家的人,老板是当地人,他不急,他就跟你耗着。你能耗过老板?你耗一天,就多一天的房租、饭钱,你耗不起了,最后只好作罢。几年干下来,仅仅只是给自己混了个肚子饱而已,根本没赚到养家糊口的钱。
他在广东干了十几年,几乎就没赚到什么钱,而在这儿只干了三年,虽然一年只能干八、九个月,可还是能落下几个钱。尽管收入实在是低的可怜,但是,靠着他们自己运送货物速度快,破损率低,能得到不间断的活路。再加上他们省吃俭用,也就能攒下几个养家的钱。从聊天的过程中,我们才知道:平时他们给老板们背东西,每斤才三毛钱,一次基本上要背100斤左右的东西上山,一天就可以赚到三十块现钱。但这只是在旅游旺季时是这样,等到了冬季,登山旅游的人少了,他们的活儿也就没了!所以趁着旺季,就得抓紧多干一点儿!
我的朋友听到这里,悄声跟我讲:“就这活儿,给我五百块钱,我都不干!”
我笑道:“你以为这是你们广东呢?能有那么高的工钱?再者说了,就是给你两个五百,你能干得了吗?”                                   
听到这里,我一个劲儿地叹气,为了不想让这个老乡也跟着难受,就想着把话题扯开,说说眼前的华山美景。可是,每当我感慨华山的雄伟,挺拔,对华山险峻大加赞扬时,他就不言语了。几次之后,我以为他对华山或许还有其他想法,就问起他为什么不说的原因。
看到我确实是真诚地问他,他这才接过话来:“我们哪有看风景那心情啊!那是你们高贵人的事。我们背东西上山时,一步一步地都快要累死了,哪顾得上看风景。下山时,虽说是身上没有了重量一身轻,可心里想的是明天背货的事。恨不能一步跑下山去,赶快回去把明天的活儿给订下来,压根儿就没想着看什么风景。再说,这活路也不是天天都有,谁回去得早,谁背东西损失少,谁才能不断地接到下一次的活儿。我们一天到晚,没活儿时只想着明天还有活路让我们干;背上货以后,就拼着命地往山上奔。货背到地方,老板能少挑毛病,痛痛快快地给钱就行了。
“东西背上来了,他们咋还能不给钱呢”我吃惊地问道。
“有时候也要纠缠一阵子,比方说你背的东西里有纸盒子包装的方便面,你休息时,背篓靠在山上的石头上,难免把方便面的纸碗挤压变形。这时候,就要和山上的老板磨嘴皮子了,有的老板好说话些,说几句好话可能就把钱给了;有的就会扣下我们一点儿钱。
“哦,难怪你们没有心情去看景色呢!”
他叹了叹气,接着我的话又说:“风景那是给你们有钱人准备的,我们看到这么高的山、这么陡的路,有时恨都要恨死了,心想它咋不低一点呢?可是转回来再想想,唉!真要是没这么高、这么难上的山,那可就真用不着我们了,那我们到哪里去挣钱呀!
老乡的无奈触动了我的思绪,是啊!山,本无所谓什么风景!更无什么美与不美,只是看你有没有心境去欣赏!你若是闲来无事,衣食不忧,五天一小休,十天一大休,没事了为了调节调节心情,跑到这又陡,又峭的秃石山上来找乐子。你当然就会看到这山是这么美,那水是那么秀,这树是那么柔,那风又是那么顺!这时候,你的豪情,你的柔情,你的悲情,都随着你的闲情涌现出来了 --- “啊!多美呀!”。
可如果你要是整天饿着肚子,整天在想着下一顿要填饱肚子的那些烦心事儿。哎!那山、那水、那树、那风就全然没有了那份儿该有的美喽!
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能欣赏美是一种心境,可美毕竟是人对客观存在的一种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感受首先是要建立在肚子无忧、生活无忧的基础上的。
《朝阳沟》里的王银环不愁吃喝,不愁生计,到了山里,见到一片树叶都会美从心生,赞叹不已!可当地老乡们却怎么也无法调动闲情逸致去看一片管不了饥饱的树叶。这或许是老乡们真的没有那份情趣,可老乡们首先要关心的是今天的饭和明年的收成从哪儿来,而不是关心与饥饱没多大关系的树叶的美!树叶再美,也当不了饭吃呀!
回想起我自己年轻时的经历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几十年前,呆在陕南的那个大山沟里,怎么就丝毫没有感受到那份儿美呢?
怎么就没有看到我们自己呆的那地方有那么美的山、那么清的水、那么令人神往的路?
怎么仅仅就只看到了那个要什么没什么的穷山!
怎么单单就只看到了那山是那么的贫瘠,水是那么的普通!
几十年后,还是同一个地方,还是同一片山,还是同一片水,怎么就又变得这么美、这么好,好到能称得上全省最美的县呢?
绞尽脑汁,思来想去,才明白是因为人的衣食无忧、清闲自在所致啊!清闲自在的人能把过去认为“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变成最美的第二故乡。而我们当年无时不刻不在想着的事就是关乎我们自己生存的“小事" —— 能把自己的肚子设法填饱,以应付无时不在的饥饿,和那常人无法忍受的超强体力劳动, —— 那种状态是没法儿发现美的。
仔细想想,从某些方面来讲,我们还真不如那些个背山工,他们还不必心不由衷地说些假话来骗自己。可我们,当年尽管饿着肚子,还要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去言不由衷地说点子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豪言壮语。
难怪,就当年那样的饥饿,那样的疲惫,那样的境界,那样的心境,在你的眼前即便有再好的景色,你所感受到的和那个背山工所感受到的不会有两样吧!
2016.12.01. 10.30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