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中国文学网 返回首页

老百的个人空间 http://www.zgwenxue.com/?4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南普陀寺寻佛缘 ——福建行二

已有 1193 次阅读2014-11-8 14:57 |个人分类:游记散文| 南普陀寺, 福建

  一、
  2010年9月下旬,我来到厦门会计学院学习,这么优美的开放城市,学院却没有安排旅游项目。于是,我和同乡董经理计划逃课,请了一个姓白的女导游,对厦门名胜古迹做个浪漫一日游。
  9月29日大清早,白导游打着出租车来到校门口来接我们,一见之下,我不禁哑然失笑,这白导个子高挑,短发男型,竟然与红遍歌坛的阴阳明星李宇春有几分神似。
  从学院出发,经过环岛路,路旁有马拉松塑像,路间的绿化竟然制作的是《鼓浪屿之波》的乐谱,白导介绍说这条路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的主赛道,被誉为世界最美的马拉松赛道,因为环岛路的建设一直奉行“临海见海,把最美的沙滩留给百姓”的宗旨,有的依山傍海,有的凌海架桥,有的穿石钻洞,充分体现了亚热带风光特色,形成了一条集旅游观光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滨海走廊。要展现给各地游客一幅蓝天、大海、沙滩、绿地和四季花开不断的美好图画。
  与我们出租车同行的有不少骑自行车的年轻人,看他们的笑容比三角梅更灿烂,行驶在这平坦宽阔的路上,聆听着海浪,轻拂着海风,的确是一种享受。
  二、
  不到半小时,我们就到了是厦门著名古刹——南普陀寺。因厦门在远古时为白鹭栖息之地,故而称“鹭岛”。南普陀寺就居于鹭岛名山五老峰前,背依秀奇群峰,面临碧澄海港,风景绝佳。在大门的牌坊上,就书写“鹭岛名山”和“广厦岛连沧海阔,大心量比五峰高”的对联。
  南普陀寺,因在我国四大佛教道场的浙江普陀山之南,说是叫南普陀寺。它始建于唐末五代,初称泗洲院。北宋僧文翠改建称无尽岩。明初更名普照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靖海候施琅收复台湾后驻镇厦门,捐资修复寺院旧观,又增建大悲阁奉观音菩萨,并以之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相类比,更名为南普陀寺,此后数百年来,经历代多次重修扩建,至民国初年,已构成三殿七堂俱全的禅寺格局,成为近代闽南最具规模的名刹。
  进大门后左手有乾隆御刻碑,碑旁边有一个大石头,上书“涅槃藏”,涅槃是佛教的基本概念之一,源于梵文音译,旧译为“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意译为“灭”、“灭度”、“寂灭”等。“灭”指灭生死因果。“灭度”指灭生死之因果,度生死之烦恼。“寂灭”指无为空寂,灭生死之大患。涅槃学是印度佛教悲观厌世的出世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佛教传入中国后,涅槃学在南朝曾盛极一时,隋唐时代天台宗等都有所论列,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在这个南普陀寺“涅槃藏”石头旁边,还有两只大乌龟,我爬上去做个秀,留影以纪念,诗道:
  古树浓荫宝殿雄,清虚世界大悲风。
  涅槃藏上寻超度,敢问何时六欲空。
  重视环境建设,是近年南普陀寺建筑重的新趋向。纵观寺院内外到处有菩提嘉树垂荫,艺圃百花争艳,还在寺前山后的碧荷池畔和林泉幽壑之间,建造亭台、水榭、曲桥、花坞,使信众游客,在朝参名山古刹之余,领略山水林园的佳趣。
  南普陀寺门广场里,也栽种了许多菩提树,这是一种桑科榕属的植物。树干粗壮雄伟,树冠亭亭如盖,既可做行道树,又可供观赏;菩提树树姿美观,叶片绮丽,是一种生长慢、寿命长的常绿风景树。幼苗期盆栽很有观赏价值,常用来点缀会客厅、书房。叶片心型,前端细长似尾,在植物学上被称作“滴水叶尖”,非常漂亮,菩提树为印度国树。中国唐朝初年,禅宗六祖慧能写了一首关于菩提树的诗,流传甚广,“菩提本无树”这一诗句,成为佛家理论“四大皆空”的经典名句。
  我就依靠着一颗菩提树留下影照,并诗道:
  菩提古树立佛门,欲觅仙园寄玉根。
  览尽名山难遂愿,独钟灵秀鹭岛魂。
  南普院寺坐北朝南,依山面海而建,规模宏大,气势庄严,殿堂楼院随分散建于地形复杂的山坡上,又以其实际使用不同,各具形式。但在整体布局中,均能以中轴线上的主殿为中心,高低俯仰相从,参差错落有致。所有建筑,一律采用古代宫殿式的重檐飞脊大屋盖,饰以杏黄琉瓦,使之统一协调。再以石构围墙将全寺建筑群环抱起来,如散珠承盘,形成一个整体。
  我们来到南普陀寺的“放生池”,这是一个长宽各30多米的正方形池塘,于民国初期复建而成。在我国早期建立的汉传佛寺的放生池中是比较大的,装饰也比较高级。四周池壁和栅栏都用花岗岩石板材砌成。花岗岩雕刻显现汉传佛教文化艺术,放生池的西南面池壁的正中刻着“放生池”三个大字,在其两边分别刻有“南无妙色身如来”和“南无广博身如来”。东北面池壁上刻着“南无阿弥陀佛”。西北面池壁刻有“南无离怖畏如来”和“南无甘露玉如来”。在东南面刻有“南无多宝如来”和“南无宝胜如来”。这些字句皆为凹刻,在池壁布满苔斑的衬托下,显得甚为古朴大方。
  至于这些句子的含义,对于一个不熟悉佛学的人来说,确实有点儿陌生。据说与以修身自利为宗旨的小乘佛教不同,大乘佛教伦理中倡导慈悲一切众生,力主以功德回向他人等等。因此,凡是大乘教的古代佛寺前都有人工开凿的池塘作为放生池,专让佛教信徒将各种水生动物放养在这里。旨在体现佛教“慈悲为怀,体念众生”的心怀。虔诚的佛教信徒经过寺方同意,可以带来水生动物投放到放生池里。
  我拿一瓶矿泉水,坐在池畔小憩,凝神静思,以领观世音菩萨的仙气。有诗为证:
  放生池畔赏清荷,蝶舞花枝戏浅波。
  醉看红尘碌碌事,南普陀寺咏弥陀。
  三、
  我信步走入南普陀寺的寺门,天王殿位于寺院中轴线的最前端,前殿正中供奉笑容可掬的弥勒佛,两侧立有怒目环视的四大天王,殿后有韦陀菩萨覆掌按杵而立,威武异常。大雄宝殿、大悲殿建筑精美,雄伟宏丽,各殿供奉弥勒、三世尊佛等。
  藏经阁珍藏佛教文物丰富多彩,有经典、佛像、宋代铜钟、古书等,明万历年间血书《妙法莲花经》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观音等最为名贵。寺宇周围保留众多题刻,著名的有明万历陈第、沈有容题名石刻和清乾隆御制碑。
  得道高僧曾说,自古至今,大凡有识之士,都追求最根本的问题,而寻遍各家学问,但都少有能释惑者。有幸的人,最终都是在佛学里找到了彻底的答案。
  我虽然不信佛,但知道佛学既是最高的学问,当然是最深奥的,所以,极少有人得入其门。先不说因缘不具足,无缘接触的人。即使是一些好奇心强,有兴趣的人,想看看究竟,但由于内容太多,又难找到明师指导,所以也难有系统地学习、全面了解。很多人都是东看点、西听点,这样就认为是佛学了。而在这南普院寺的佛学院,是很有名气,培养出不少佛家子弟。
  南方人很多人信佛,且很虔诚,在这座寺里,我处处见到不少善男信女,买香的、祈福的、虔诚作揖的、默默许愿的,多是见佛就恭拜,见炉就烧香。正是:
  自幼传统性善良,世路坎坷每感伤。
  冥冥凡胎何所依,菩萨面前一柱香
  寺后五峰屏立,山上林木蓊郁,奇石嶙峋,洞壑幽深,岩泉清冽。号“五老凌霄”,是厦门大八景之一。我穿越在三步一拐、两步一转的台阶之间。
  寺后崖壁“佛”字镌刻在岩壁之上,由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振慧所书,笔力圆润,粗犷豪放,刚劲有力。它高4米多、宽3米多,是闽南寺院中最大的一个字了。下面也石刻着一对联“念佛一声增福无量,礼佛一拜罪灭何沙”。呵呵,这就是明明白白到告诉我们:既然礼佛一拜、念一声佛能灭罪无量、增福无量,那么,我们就应该要好好的把握,千万勿将时间空空虚度啊!有诗为证:
  秋日鹭岛五老峰,怪石嶙峋山峥嵘。
  四海信徒慕名来,南普陀寺颂佛声。
  想很快登上这座看起来不很高的五老峰以观海,盘旋曲径,直上颠峰亭台,结果没路了。举目远看,厦门市的高楼街景尽在眼前,似乎可见蒙蒙的海的一角;回身近看,佛院、亭台、楼阁、庑廊、塔湖、曲桥,由下而上,依山傍势,层层托高,掩映在灌木丛中,硕大的榕树包裹着山石,依存依赖的活着,夹缝的石墙上刻着“为善快乐”,这里的一切显得庄严而肃穆,我恍若置身蓬莱仙阁之上,飘然欲仙。真不愧为“鹭岛名山藏古寺,梵宫胜景纳游人。”
  四、
  当我们走出寺庙,小白介绍说对面就是非常有名的厦门大学。厦门大学为陈嘉庚先生所建,西洋式的屋身、中国闽南式的宫式琉璃瓦屋顶,所谓的“身穿着西装,头戴斗笠”,喻意着东方人永远站在西方人之上。和煦的阳光下,那一幢幢南洋建筑,在红花緑荫中,显得分外优雅清净……
  只是今天的一日游没安排进“厦大”校园参观,但在校门口,见到三三两两或嬉笑或私语中的男女学子,我很为他们高兴,真羡慕他们能在这所被喻为“海上花园学府”就读,真的很幸福!我就在门口与董经理合了个影照,来了却一桩未能上大学的心愿吧。
  “厦大”的校门,古朴庄重,站在这里,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人杰地灵。厦门这座不大的海岛上,一个文化圣地、一个佛教圣地,两者只有一墙之隔,真可谓是“小和尚与大学生为邻,古朴与摩登并存”,不知是谁沾了谁的仙气,很难想像两处风格文化大相径庭的地方,会结合的如此相形益彰,各在各的位置上传道授业解惑。
  继续前行吧,按照今天约定计划,还要观看胡里山炮台、游船眺望金门岛、登鼓浪屿攀日光岩,诸多的厦门风光在等着我们欣赏呢。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