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描淡写 发表于 2014-7-30 19:33:01

“百年文艺巨匠”:又一场以名博利闹剧


  【事件】 一位“书画家”微博自曝被联合国授予“百年文艺巨匠”终身荣誉称号,联合国有关机构对此予以否认  【观点一】 “书画家”们或许能听见真正的巨匠们喊他们聊天:“别再浪费上好的宣纸和墨汁了”“书画家”,巨匠喊你去聊天  一位“书画家”,江某某,据网上认证,是“香港珠江书画院院长”,近日“被联合国授予‘百年文艺巨匠’终身荣誉称号,还被特聘为联合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副主任”。在微博上,他自己曝出这条足以载入21世纪中国文艺史的消息,然后公众就“笑晕在厕所”——且不说现在被伊拉克乌克兰搅得焦头烂额的联合国根本没有颁发过此类奖项,就是其教科文组织也赶忙就此声明:假的!“百年文艺巨匠”简直是在开国际玩笑。  江氏在引爆网络后迅速删除了微博,也并不回应媒体的质询。他并不是闹剧的孤例。前几日接到一个公关人员的电话,问及“现在谁是中国书坛最厉害的人物?说出一至五的排名来!”打开各种报章、网络,特别是书画家自行印制的各种或精美或粗滥的宣传册,“文艺大师”、“书画名家”、“艺术奇人”、“书法泰斗”、“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等令人瞠目结舌的封号比比皆是,更有到纽约时报广场大电子屏幕上把自己加进“中国画国宝级大师排行榜”而大做广告之事;如果演艺界的吹嘘关键词是“金色大厅”,那么书画界就是“联合国”,以“世界”、“国际”、“海外”与“名家”、“大师”、“巨匠”进行各种排列组合,来为自己脸上贴金者大有人在,真令人为他们的智商“捉急”啊!  其实,这不是一味损书画家,大家希望出名,本来无可非议。试想,一个对书画毫无了解的人,想欣赏和收藏当代作品,他不懂那些“神逸能妙”或者“气韵生动”,业界又没有清晰而权威的评判标准告诉他谁的作品好,可怎么办呢?那就只能看头衔、名气、价格等艺术以外的东西来判断了。  “书画家”也深谙这外在之物带来的好处。出了名,在业界有了一官半职——哪怕是自封的也行——形成社会效益,也就能带来经济效益;如果成了“名家”、“大师”,则更可以在书画界形成话语权,于是自行组建的各种协会、研究院、书画院、艺术沙龙如雨后春笋,在其中弄个主席、会长、顾问头衔,简直唾手可得。不知道这些“巨匠”中有多少听过《白色巨塔》里财前又一说的“人一有钱就自然想要名望,人的终极欲望就是名望,有了名望后人和钱自然会靠过来”,但大家都这么执行着吧——对自己进行打造和包装,以各种“风”、“家”、“传人”来引人注目,无非以名博利而已。大家在访谈和文章中强调的全是学识、修养、淡泊名利,然后又把书画界搅得硝烟滚滚。往日在媒体上炒得火热的名人字画、官员书法,以及某省协会动辄五六十位主席团成员的话题,盖因“名利”二字。  在书画的名利场中,曾经作为传统文人士大夫书斋雅玩的书法与绘画,如今翰墨早已分家,文墨难以两全;曾经不屑于与金钱为伍的书画,常常成为个人宣传和推广——甚至炒作的工具,也才有了“顶尖书法家”、“联合国百年文艺巨匠”的乱象。有人说,当今时代,能够平心静气地从事书法创作,已是一个天方夜谭的神话。  或许每个时代都会有不需要以吹捧和炒作、自我吹捧和自我炒作而真正在艺术史上留下名字的艺术家。看看那些已经故去的真正的大师,远的不说,戴本孝固守“守砚庵”,一生隐居山林,习画作诗不息,其作却戛戛独造,宛如异峰突起;吴昌硕“一月安东令”的经历没有让他在官宦正史上留名,反倒是墨荷、紫藤、《鲜鲜霜中菊》篆刻,让一生布衣、没有名号的他令万众敬仰。而那些以名利驱动而在各种巧立名目的活动、笔会上挥毫泼墨的“书画家”们,也或许有时能听见真正的巨匠们喊他们聊天:“别再浪费上好的宣纸和墨汁了”——当然是墨汁,如今风雅尽失的他们,应该不会在炒作名号的匆忙中仔仔细细地磨开曹素功——这恐怕也不是我的臆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百年文艺巨匠”:又一场以名博利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