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星映霞 发表于 2023-4-13 16:53:45

简议诗词创作中王国维的“隔”与“不隔”思想

                                                      简议诗词创作中王国维的“隔”与“不隔”思想

       摘要:“不隔”要做到用语天成,主客观浑然一致,仿佛神来之笔,而过于雕琢,可能让人一时不能领悟,便是有阻挡,与“隔”离了。因而,也是诗词创作时所警戒与铭记之语。
       诗词创作中的“隔”与“不隔”思想,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明显的概念与判断。在其作品中的第四十和四十一中,就有这样的表述:
   [四十]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阙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二月三月,千里万里,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白石《翠楼吟》:“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便是不隔。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然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浅深厚薄之别。
   [四一]“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写情如此,方为不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写景如此,方为不隔。
   “隔”与“不隔”的关键在于作品是否表达了“真景物和真感情”。即作者真切地表达了真切之感受,并使读者也获得同样之感受,便为“不隔”,也是无我境界之佳作。具体来说,不论写景还是写情,凡能直接给人一种鲜明、生动、真切感受的,语语都在目前的,则是“不隔”之境界。反之,只用因袭因陈言,或矫揉造作,使读者不能活得真切之感受,浮而不实、隔靴搔痒,当然无话可说,便是“隔”的困惑。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多“不隔”的词句,常为“无我之境”,而“隔”的词句,绝大多数则是“有我之境”的粗燥品。因而,“不隔”要做到用语天成,主客观浑然一致,仿佛神来之笔,而过于雕琢,可能让人一时不能领悟,便是有阻挡,与“隔”离了。因而,也是诗词创作时所警戒与铭记之语。

斗山斗士 发表于 2023-4-16 06:17:45

““只用因袭因陈言,或矫揉造作,使读者不能活得真切之感受,浮而不实、隔靴搔痒,当然无话可说,便是“隔”的困惑。””论述精辟:victory:若在结合现在诗坛只追求以格填字的教条主义则更完满!:handshake

小星映霞 发表于 2023-4-23 08:51:58

斗山斗士 发表于 2023-4-16 06:17
““只用因袭因陈言,或矫揉造作,使读者不能活得真切之感受,浮而不实、隔靴搔痒,当然无话可说,便是“隔 ...

谢斗山斗士版主临帖赏读。分析指导!现在诗坛只追求以格填字的教条主义、缺乏气韵双美。确实是一弊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简议诗词创作中王国维的“隔”与“不隔”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