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村夫 发表于 2022-7-28 14:02:33

*小说连载*《战国名将白起》005

本帖最后由 山野村夫 于 2022-7-28 14:05 编辑

         第二章:察敌情声东击西伊阙之战灭联军(二)
         秦昭襄王十四年(公元前293年),秦昭王得知韩魏两国组成联军欲反击秦军的消息,问计于魏冉:“此次韩魏两国调集二十四万大军联合迎击我军,丞相有何应对之策?”         魏冉早有打算,答道:“我军攻入韩国,士气正盛,可乘势狠狠打击韩魏两国的锐气,使其震慑于我秦国的战力,今后不敢轻举妄动。为臣提议任白起为主将,率秦军迎战韩魏联军。以白起的智谋,定可大获全胜!”      秦昭王接受了丞相魏冉的提议,升任白起为左更(1),出任秦军主将,率十万秦军再次进攻韩国。同年,白起兵出函谷关,向东进至韩国境内。      思虑缜密的白起此时已经有了作战方案,他知道,洛阳之南有一处险关名曰伊阙(2),是韩魏联军进攻秦国的必经之地,而过了伊阙便是平原之地,有利于大军展开作战,这将对兵力处于劣势的秦军极为不利。因此,为阻止韩魏联军通过伊阙,白起首先率秦军攻下函谷关东南方向四百里的高都,阻住了联军前进的其余通道,迫使联军走狭窄崎岖的山路向伊阙进发。而白起的秦军主力却在伊阙山区南面出口构筑工事,以逸待劳,等待联军。          魏国大将公孙喜、韩国大将暴鸢(yuān )率领的二十四万联军来到伊阙,看到此处地形险要,不敢贸然继续前进,遂下令于伊阙山区驻扎观察敌情,两军形成对峙之势。         伊阙位于洛阳以南仅数里之遥,两岸东有香山、西有龙门山对立,伊水自南向北自两山之间穿过,形成一条狭长的谷地,远远望去就像天然的巨大门阙一般,因此自春秋以来此地即称为伊阙,是秦国东出中原的必经之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韩魏联军的兵力比白起率领的秦军多出一倍还多,但是却畏惧秦军的凶猛,不敢主动穿越谷地向秦军发起攻击,而是在伊阙北端一带构筑营垒,采取守势。还未开战,韩魏联军将领就打起了对方的主意。         韩国军队兵多但战斗力较弱,韩军主将暴鸢希望擅长阵法的魏国军队打先锋,韩军随其后。而魏军主将公孙喜却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韩军战斗力虽不强,但是士兵皆配备强弩,身披坚甲,手持盾牌,头戴铜盔,装备精良,应该由韩军为前锋打头阵。更重要的是,魏军是前来支援韩军的,韩军作为交战主力,岂有不当先锋率先出击的道理?         孙武子在他的《谋攻篇》中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大战之前,白起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摸清敌情,掌握敌军的兵力部署情况。这天,白起带上手下将领,骑着战马悄悄抵近韩魏联军的营地观察敌情。白起立于山坡上,用他那一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仔细察看韩魏两军的军事部署状态。         白起敏锐地发现,韩魏联军的防线并没有紧密衔接,韩军位置靠前,魏军的位置比韩军略靠后,处于韩军侧后方,两军结合部比较松散,中间有一条隐蔽的山谷相隔,这应该是个很大的疏漏。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注解:         (1)左更,爵位名。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十二级,高于左庶长两级,带兵主将。         (2)伊阙,即今河南省洛阳南约2公里处的龙门。

泰山石 发表于 2022-7-28 22:28:57

老先生的长征路该走完了吧?最近加快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说连载*《战国名将白起》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