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村夫 发表于 2022-4-30 20:35:04

*小说连载*《霸王卸甲》(183)刘邦听劝谏刘贾著书新语

                  第八十四回:刘邦听劝谏刘贾著书新语                                       费心思论功行赏分封大臣(上)                 汉高祖刘邦出身于沛县一个乡村亭长,没有读过几年书,骑马仗剑纵横驰骋夺得天下,做了皇帝,所以,他认为赢得天下靠的是实力、谋略和流血牺牲,文化与读书并不重要,因而十分轻视儒生,更不喜好读书,认为著书立说做学问没有什么大用。      谋臣陆贾(1)看出了这一点,他认为和平时期,君王治理天下应重视历史,参阅百书,尊崇儒学。但是,陆贾担心当面劝谏会惹得皇上发怒,于是,便想出一法,常在刘邦面前引用《诗经》、《书经》、《春秋》的典故,说与汉高祖刘邦听。刘邦每每见到陆贾摇头晃脑,说着文绉绉、晦涩难懂的话语,便紧皱眉头,满脸尽是厌烦之色。      有一次,陆贾向汉高祖谈起教化于民的方略,刚开口说:“启奏圣上,吾尝闻孔子曰......”      刘邦终于忍不住破口大骂道:“陆贾,给我闭嘴!你这个书呆子,张口闭口就是《诗经》、《书经》,老子我骑马仗剑征战四方,称霸天下,什么时候用过《诗》《书》!”      陆贾见汉高祖发怒,赶忙躬身施礼,趁机劝说道:“圣上息怒,恕微臣触怒天子之罪。圣上您想,战争年代,圣上骑马仗剑夺得天下,统一四海,万民归顺,靠的是武力与计谋。但是和平之后,要发展经济,增强国力,造福万民,皇上难道能够继续骑马执剑治理天下耶?古代商汤王、周武王文治武功并用,以武力夺取天下之后,顺应形势,以文治巩固政权,教化于民,国家得以长治久安;反观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穷兵黩武,攻伐无度,最终招致败亡;想那春秋末年晋国四卿之一的荀瑶(又称智瑶)(2)极为好武,动辄用兵,攻城夺地,在晋国一家独大,最终遭韩、赵、魏三家诸侯围而歼之,智氏家族覆灭;秦朝时严刑苛法,武力镇压,终致灭亡。假如退一步讲,秦朝统一天下之后,若能效法古代贤明君王,施以仁政,文治天下,重视教化于民,国泰民安,社稷稳固,圣上或许至今不能取得天下矣!”      刘邦被陆贾的一席话说得无言以对,面露愧色,再也骂不出口,虽然心中有点恼火,却感到陆贾所言深有道理,说出了自己还未曾仔细考虑的开国之后如何治国安邦的重大问题。但是碍于皇帝的尊严,汉高祖便故作嗔怒地对陆贾说道:“好吧,既然你这书呆子说得振振有词,听起来蛮有道理,那就为朕写一本书,论述一下秦为什么失去天下,朕为什么得到天下,以及自古以来国家兴亡的道理。朕倒要看看你有多大学问,如何文治天下?”      陆贾听了汉高祖的话,心中暗喜,忙躬身施礼道:“喏,微臣一定尽力而为,为圣上著书!”      陆贾知道刘邦已经开始关注自己的政治主张,于是,回府之后日以继夜地写作,历经数十天终于完成了著述。此书共计一十二篇,陆贾在书中旁征博引,大量引用先秦至汉初众多历史人物的故事及典籍,论述国家兴衰存亡的根源。陆贾每写完一篇,就在上朝时读给汉高祖刘邦倾听。汉高祖听得十分专注,边听边频频点头,听到精彩处便忍不住连声拍案叫好,龙颜大悦,称赞道:“陆贾这书写得好,虽然说的是古代往事,却实乃治国之新语矣!”      群臣见汉高祖刘邦接受劝谏,认真倾听陆贾说古论今,阐述治国安邦之道,皆兴奋地躬身施礼,齐呼万岁,陆贾的这本著名之作就起名曰《新语》。陆贾在此书中较为全面地向汉高祖刘邦提出了自己的治国主张:以儒家为本、融入黄老学说及法家思想,行仁义、法先圣,礼法结合、无为而治,为西汉开国之后的统治思想奠定了基本模式。      刘邦称帝后,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封赏功臣。但是,跟随刘邦自沛县起兵以及后来投奔他一路征战杀伐,出谋划策,攻灭秦朝,直至击败项羽的文臣武将不下百人,个个战功卓著,贡献巨大,这令汉高祖刘邦在封赏排位上大费脑筋。刘邦数次召集吏部官员讨论此事,几经比较和热烈争论,数月之后才总算有了初步结果。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注解:      (1)陆贾,(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70年),汉初楚国人,西汉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陆贾是汉代第一位力倡儒学的思想家,他提出"行仁义、法先圣,礼法结合、无为而治",为西汉前期的统治思想奠定了一个基本模式。      (2)荀瑶(?-公元前453年),又称智瑶,好武,春秋末年晋国四大家族(韩、赵、魏、智)即四卿掌握晋国大权,后智氏被韩、赵、魏三家消灭,最终形成“三家分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说连载*《霸王卸甲》(183)刘邦听劝谏刘贾著书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