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村夫 发表于 2022-1-10 13:20:28

*小说连载*《霸王卸甲》(86)张良献计焚栈道再别刘邦

本帖最后由 山野村夫 于 2022-1-10 13:22 编辑

                第四十四回:张良献计焚栈道再别刘邦                      项羽欲衣锦还乡返回江东(上)
   刘邦率汉军沿着褒斜道(1)向南行军,来到距南郑(今陕西汉中市南郑县)大约五十里的褒中(今陕西汉中褒城镇),下令在此地暂作歇息。   褒斜道是巴蜀与关中之间最为重要的交通要道之一,始建于周朝,当年周文王就是经褒斜道进军陕南(今陕西汉中、商洛、安康一带)。但那时规模较小,以峡谷为道,最险峻处需要攀援而上。战国秦昭王时期,秦国为了征服蜀国而重新修建此道,在峭壁上凿洞横插入一排木桩,木桩上铺木板形成了便于通行的木栈道。   褒斜道北起斜谷口(今陕西宝鸡眉县斜峪关),穿越险峻的茫茫秦岭,向南到达褒谷口(今陕西汉中市大钟寺附近),全长五百余里。褒水与斜水共同发源于秦岭太白山,因山势阻挡分为褒、斜二水,分别贯穿于褒水与斜水两个峡谷,因两水之间的山梁较为平坦,人们便沿着褒斜峡谷修建栈道,故名褒斜道,为巴蜀通往秦川运送兵员物资的军事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此刻,思乡心切的张良还惦着守在阳翟的韩王韩成。张良素知韩王为人忠厚仁善,而韩国复国不久,政务繁杂,千头万绪,韩王身边没有得力大臣相助,一定十分辛苦。张良考虑到反秦战争刚刚结束,各路诸侯已经返回封地,短期内不会再起站端,而汉王刘邦这里有萧何、陈平、郦食其等人辅佐可保无虞,于是,决意返回韩国辅佐韩王成,实现自己复兴韩国的理想。   张良心中明白,自己与刘邦已结下了不解之缘,共同的政治理想把自己与汉王刘邦紧密地联在一起。但是,自己身为韩国子民,为了韩国复兴责无旁贷,思虑再三,张良最终还是向刘邦提出辞行。刘邦十分理解张良的心情,虽心中不舍,但是见张良去意已决,不好再继续挽留,遂答应张良离去。   临别之前,汉王刘邦赠给张良黄金两千两,珠宝二斗,张良坚辞不受。他向刘邦提议,即刻派人将此重礼暗暗送给尚在鸿门的项伯,以答谢鸿门宴上项伯救护汉王刘邦之恩。   其实,张良提出把如此贵重的礼物送给项伯,还有一件更为重要的事需要项伯相助,即借此机会请项伯向侄子项羽说情,再把三秦与巴蜀之间的汉中之地封赏与刘邦。   汉中地区北倚茫茫秦岭,南靠雄峻的大巴山,汉水自西向东贯穿汉中平原汇入长江,可直达楚地。此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农耕,且北连关中,南接蜀地,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有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等数条道路通往关中,但是皆崎岖难行,易守难攻。   不久,项伯收到了刘邦的大礼和好友张良写给他的一封密信,项伯看完信自然极力替刘邦说情,遂找到项羽说道:“籍儿,刘季的巴蜀之地过于偏僻荒远,不适宜居住,我的救命恩人张良恳求我将汉中之地封与刘邦,依我看汉中面积不大,且十分封闭,对面又有三秦的章邯等人重兵据守,可保平安无事!”   军师范增听说后极力反对道:“此事不可。汉中乃天府之地,鱼米之乡,不仅粮草丰茂,且适宜屯兵,有数条道路直通关中,历来是战略要地,切不可将如此重要的地方再封与刘邦!”   项羽本来也不打算再给刘邦增加封地,但是禁不住叔叔项伯一再说情。项羽素有孝心,一向敬重两位叔叔,自大叔伯项梁战死后,就仅剩二叔项伯一个长辈,项羽终不忍拒绝叔叔项伯的请求,考虑再三,认为汉中地盘不大,无足轻重,且面对雍王章邯的军队,刘邦难有作为,最终同意将汉中之地加封与刘邦。   然而项羽绝没有料到,这块看似无关紧要的汉中之地,后来竟成了楚汉战争的发起之地,汉王刘邦正是从汉中出发,渡陈仓,定三秦,迈出了称霸天下的第一步。由此可见,大军师张良的战略目光是何其深远也!   一路上,张良陪同刘邦边走边察看栈道两边的地形,张良指着两边陡峭的山崖与幽深的峡谷,对汉王刘邦说道:“项羽此人喜怒无常,猜忌心极重,又有谋臣范增出谋划策,处处防备和遏制汉王,汉王须小心应对。当前汉军实力弱小,不足以与项羽抗衡,汉王进入汉中后,宜韬光养晦,积蓄实力,静待时机,图谋天下之计不可操之过急。我看此地山崖险峻,无从攀登,连鸟儿也难以逾越,仅有栈道木桥可以通行,所以在下提议,汉王经过此地之后,应立刻下令烧毁通往关中的褒斜栈道,如此,既可防止敌军入侵,又宣示天下,汉王甘居巴蜀蛮荒之地,再无东回中原之心,以打消项羽和范增的疑虑。待日后养精蓄锐,壮大实力,再图东进大计!”   汉王刘邦听了张良的谋划,感到张良的提议十分重要,思虑周全,遂一一点头答应。恰逢此时,项伯派信使送来加急文书,说项羽已经答应将汉中之地加封与刘邦,刘邦闻听大喜,一再嘱托来使向项羽和项伯致谢。   分别在即,刘邦拉着张良的手边走边谈,送出十数里仍依依不舍,意犹未尽。然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行至一个路口,二人互道珍重,相约后会有期,遂于蜀道旁洒泪而别。直到张良和随从骑马转过一个弯道不见了踪影,刘邦才若有所失地翻身上马继续南行,一路无话。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四月间,汉王刘邦听从张良的建议,下令殿后的汉军部队一边通行,一边在经过的木栈道上泼上燃油,将长达五百余里通往汉中的褒斜栈道和沿途桥梁悉数焚毁,表示自己安于巴蜀,再无东进野心。   一路上,秦军的散兵游勇和小股反秦队伍知道刘邦仁义宽厚,善待将士,亲善秦人,纷纷前来投靠汉王刘邦,及至到达汉中驻地,汉军的规模竟再次奇迹般地达到了十万以上,刘邦大为欣喜,这也让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与张良制订的“所过勿掠”与“约法三章”亲民政策的极端重要性。   刘邦到达汉中之后,将南郑(今陕西汉中市)定为都城,驻扎训练军队,逐步将南郑发展成为东进关中的前进基地。刘邦在萧何、陈平、郦食其等文臣武将辅佐下,确定了巩固巴蜀,谋取三秦,东进以争天下的战略方针,广招天下贤能之士,修订法律,整饬军备,安抚百姓,鼓励农耕,为应对未来的楚汉之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说项羽因为晚一步进入函谷关,被刘邦拔得头功,虽说是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定十八路诸侯,傲视群雄,然而战争结束,和平局面恢复之后,项羽却总是感觉郁郁寡欢,怅然若失。项羽经历战阵无数,创造了以少胜多、震惊天下的巨鹿之战奇迹,最终消灭秦军主力,推翻秦朝,杀了子婴,火烧秦宫,屠戮咸阳,报了家国大仇,心中骤然变得轻松了不少。但是,他也因此感到迷茫起来,似乎失去了前进的目标和激情,胜利的快感与兴奋在不知不觉间消失殆尽。(未完待续)注释:   (1)褒斜道,古代穿越秦岭的山间道路。褒斜道南起褒谷口(汉中市大钟寺附近),北至斜谷口(宝鸡市眉县斜峪关口),沿褒斜二水行,贯穿褒斜二谷,故名,也称斜谷路,全长249公里。除此以外,还有陈仓道,傥骆道,子午道等数条道路自巴蜀通往关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说连载*《霸王卸甲》(86)张良献计焚栈道再别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