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村夫 发表于 2021-11-15 09:06:05

小说连载《霸王卸甲》(31)江东义军立楚王号令天下

本帖最后由 山野村夫 于 2021-11-15 09:09 编辑

            第十三回:召平假传旨任项梁上柱国                  江东义军立楚王号令天下                     (下)   项燕没有料到,老谋深算的王翦相持一年不战,等待的正是这个时机。王翦如法炮制项燕当年击败李信的战略战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发现楚军开始后撤已经放松戒备,立刻命令秦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全力攻击。楚军撤退中毫无防备,顿时大乱,溃散而逃。王翦率六十万秦军一路追杀,终于在蕲县(今安徽宿州蕲县镇)以南将项燕团团包围,项燕带领残部顽强抵抗,最终被王翦斩杀,四十万楚军全军覆灭。   第二年(公元前223年),王翦率秦军攻克楚国都城寿春(今安徽淮南市寿春镇),俘获楚王熊负刍chú,延续八百年的楚国就此被秦国所灭。因此,项家与秦朝有家国深仇大恨。   于是,义军将领召平心生一计,他派一名机灵善言的部下假扮陈胜的使者,前往会稽面见项梁,传达陈胜的诏令,那诏令上写道:“本王闻项梁将军于会稽起义反秦,名声大振,心甚欣慰。项将军乃楚国名将之后,智勇双全,战功卓著,仁德宽厚,深孚众望,可堪大任,着拜项梁为楚国“上柱国”(1),统领南方兵马,即刻进军咸阳,建功立业,匡扶张楚,不得有误,布告天下周知!”   项梁见是陈胜王的诏令,信以为真,大喜接诏,于是偕项羽等人率江东子弟兵渡过长江西进,向咸阳进发。
   一路上,项家军声势浩大,作战勇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很快就扩充兵马至六七万人,当地豪杰英布(2)等猛将也慕名而来投奔至项梁帐下。这英布乃六县(今安徽六安)人士,为人豪爽粗犷,武艺超群,当年因为失手伤人触犯了秦律,被处以黥刑,所以人称“黥布”。项梁率领起义军一举攻占秦朝的重要城池彭城(今江苏徐州),进逼胡陵(古地名,在今江苏沛县龙固镇,已湮灭),项家起义军一时声威大震。
   此时,传来陈胜、吴广已经不幸牺牲的消息,各路人马遂纷纷推举项梁为楚王,以号令天下,共同反秦。项梁听了心中暗喜,正在思忖间,身边的军师范增(3)劝说道:“将军此时不宜称王,应接受陈胜过早称王的教训,以免失去民心,陷于孤立,反遭其乱。我听说楚怀王熊槐(4)的子嗣中有一个叫熊心(5)的尚隐于民间,将军何不派人找回来立为楚王,既顺应民意,也彰显将军深明大义,忠心不二,今后对各路反秦力量更具号召力。”
   项梁思索片刻感觉范增说得很有道理,便点头说道:“嗯,军师说得是。扶立王族后裔为楚王,凝聚民心,我手中掌握实权,有百利而无一害,军师这主意甚好!”   于是,项梁欣然采纳了范增的提议,婉拒了各路诸侯的推举没有自立为王,派人四处打探、找寻楚国王室后裔,最终找到了隐于乡村牧羊为生的楚怀王后人熊心。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项梁大张旗鼓地为熊心举办了隆重的登基大典,拜熊心为楚王,仍称为“楚怀王”,建都于盱眙(今江苏淮安盱眙县),项梁则自立为武信君,掌控军政大权。英布作战英勇,屡打头阵,战功卓著,项梁十分欣赏,封英布为“当阳君”,起义大军再次齐聚于楚王熊心旗下。 (未完待续,谢谢赏光。)注释:(1)上柱国原为春秋时期军队的高级统帅,相当于副丞相一职,位高权重。(2)英布(?—公元前196年),英氏,名布,九江郡六县(今安徽六安县)人,秦末汉初名将。早年犯罪受到黥刑(在脸上刺字后涂上碳墨,表示是罪犯,无法除掉),俗称黥布。后叛楚归汉,辅佐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封为淮南王,与韩信、彭越并称汉初三大名将。(3)范增(公元前277年—公元前204年),今安徽省桐城市双港镇人。项羽的主要谋士,被项羽尊为“亚父”。(4)楚怀王熊槐(约前355年―前296年),熊氏,名槐,战国时期楚国国君,前328年―前299年在位。(5)楚义帝熊心(?-公元前206年),芈姓,熊氏,名心。楚怀王熊槐的后裔。

静泊湖 发表于 2021-11-15 16:50:48

长知识,有看头,赞一个!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说连载《霸王卸甲》(31)江东义军立楚王号令天下